烏東苦戰巴赫姆特 烏南爭札波羅熱核電廠 反攻寄希望於豹-2坦克 by 王雪俐2023-03-292023-03-29 3 月 27 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葛羅西(Rafael Grossi)在札波羅熱核能發電廠北方第聶伯羅(Dnipro)水力發電站會面,並在當晚的夜間講話中指出,俄羅斯將札波羅熱核能發電廠扣為人質已有一年,且無意放棄控制核電廠,他指責俄羅斯的作為是一種「輻射勒索」。
波羅的海對俄外交戰升溫 愛沙尼亞外長:歐洲國家該有現實感一點 by 王雪俐2023-03-292023-03-29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愛沙尼亞格外警覺俄羅斯以外交掩護特務活動,並於 2 月驅逐 21 名俄羅斯使館人員。愛沙尼亞指出,該國駐莫斯科使館總共只有 8 人,因此俄羅斯駐塔林使館也留下 8 人就好。俄羅斯方面的回應是驅逐愛沙尼亞大使萊德勒,這是烏俄開戰後俄羅斯首度驅逐外國大使。愛沙尼亞隨即回敬以驅逐俄羅斯大使利帕耶夫。
俄羅斯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 美:謹慎以對、不調整部署 by 王雪俐2023-03-262023-03-26 3 月 25 日,俄羅斯總統蒲亭表示,將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以回應北約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美國官員則表示,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兩國就部署核武一事商談已久,但美方並未從中看到俄羅斯將使用核武的跡象,也不認為美國應調整其戰略部署,目前「依舊致力於北約集體防禦」。
習近平訪俄 澤倫斯基展開新外交博弈 by 王雪俐2023-03-232023-03-23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於3月20日出訪莫斯科會晤俄羅斯總統蒲亭,除了穩固兩國交誼,檯面上的造訪理由還包括促成俄烏和平。俄烏戰爭屆滿一週年時,中國針對烏克蘭戰爭公布12點和平計畫,其中完全沒有譴責俄羅斯侵略,起初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並不理會,稍後則改變態度,對外表示願意與中國談話。分析家認為,這是澤倫斯基與習近平的一場外交博弈。
習近平訪蒲亭粉飾太平 蒲亭「像個賊似的」夜訪馬立波 by 林藤2023-03-212023-03-21 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3月20日出訪俄羅斯,這是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習近平首度到訪莫斯科。本次陪同習近平出訪的重要官員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以及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秦剛。蒲亭則趕在習近平到訪前趕到烏克蘭馬立波演出一場「大外宣」。
蒲亭酸德國:至今仍不是主權完整國家 北溪管線破壞事件無法自主 by 王雪俐2023-03-152023-03-15 由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北溪管線破壞事件,可能是親烏分子所為,不過沒有證據顯示受到烏克蘭政府授意,德國檢方的調查則鎖定疑似烏克蘭背景並使用假護照的六人,但不排除這些跟烏克蘭的關聯是刻意掩人耳目的可能。俄羅斯總統蒲亭,駁斥西方關於「親烏團體」破壞的說法,稱這些「傳屬胡說八道」,並強調北溪管線破壞事件是「國家層級」作為。
紐時:北溪管線破壞案疑為親烏克蘭組織所為 但應非基輔授意 by 王雪俐2023-03-092023-03-09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七個月(2022 年 9 月),運行在波羅的海的四條北溪管線有三條遭到破壞,元兇與內幕至今不明,是戰事中一大謎團。3 月 7 日美國《紐約時報》引述美方最新情報指出,破壞北溪管道的是一個親烏克蘭組織,成員可能是烏克蘭人或俄羅斯人,或者兼而有之,但沒有證據表明他們受到烏克蘭政府授意或指使。
彌補北約盟國軍備缺口 德國要求購回瑞士庫存豹 2 坦克 by 王雪俐2023-03-052023-03-06 瑞士及德國政府對外證實,2 月下旬,德國希望瑞士將封存的豹 2 坦克賣回給德國武器製造商萊茵金屬公司(Rheinmetall),如此一來便能填補歐盟及北約成員國的軍備缺口。除豹 2 戰車之外,瑞士《每日廣訊報》報導,萊茵金屬公司還希望向瑞士國防公司 RUAG 買 96 輛豹 1 戰車,並計劃在烏克蘭打造一座戰車廠。
白俄魯卡申柯、法總統馬克宏確定訪中 傳歐盟范德賴恩、米歇爾上半年造訪北京 by 王雪俐2023-03-012023-03-01 上週五(2 月 24 日)中國外交部發布關於烏克蘭戰爭的十二點和平計畫,重申中國對於烏克蘭戰爭的立場。該文件呼籲和平談判及尊重國家主權,但其中並未提到俄羅斯自烏克蘭撤軍,也沒有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此外一方面警告俄羅斯不應動用核武,一方面譴責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
中國的如意算盤?援俄致命武器的風險、吸收經驗精進戰略思維 by 蔡侯塞2023-03-012023-02-28 自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一再要求中國提供無人機和彈藥,過去幾個月,中國高層一直在積極討論是否提供致命武器的援助。然而,美國情報官員最近幾週收集到的情資表明,中國現在傾向於向俄羅斯提供援助。對此,美國及其盟友上週開始公開警告中國可能對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持,以阻止北京最終向俄羅斯提供軍武,越過歐美的紅線,走向不可逆的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