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考慮對中國記憶體大廠長江存儲祭出技術設備出口限制 by 艾格姆2022-08-102022-08-10 美國國會日前通過了歷史性 520 億美元的《晶片和科技法》以提高自身晶片製造能力,法案包括一個重要的警告,亦即獲得資金的公司必須承諾不會在中國增加比 28 奈米先進晶片的產量。此外,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正考慮限制向中國記憶體晶片製造商出口美國晶片製造設備,其中包括長江存儲科技。
美國主導美台日韓「Chip 4」晶片聯盟 韓國考量中國市場猶豫中 by 蔡侯塞2022-07-272022-07-27 韓國政府 7 月 14 日表示,正在跟美國討論加強晶片製造合作的方式。當被問及韓國是否會加入以美國為首的晶片四方聯盟(Chip4 或是 Fab 4)時,韓國總統府拒絕置評。台灣經濟部表示樂觀其成。對此中國商務部 21 日表示,以美國為首的晶片聯盟應促進全球供應鏈的穩定,而不是損害市場或造成市場分裂。
晶片大國夢也清零?嚴厲封城重創中國半導體產業 by 蔡侯塞2022-07-272022-07-27 儘管 6 月初中國上海的封城已有所放鬆,但是市場對上海的經濟前景仍是感到擔憂,特別是上海是中國的半導體產業重鎮。疫情之前,中國政府就已經野心勃勃想透過舉全國之力振興積體電路產業來對抗美國的科技霸權。只是在近幾年的疫情考驗之下,特別是中國高壓的清零政策對高階科技產業造成沈重的打擊,也對世界的晶片供應鏈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
【李淳】印太經濟架構之挑戰及台灣參與機會 by 李淳2022-05-292022-05-29 美國於5月23日在東京啟動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不出所料未包含台灣。失望難免,但從更大的格局來看,美國若願意認真重返印太經濟發展,對台灣及各國都有利。更何況臺灣是美國堅實盟友,也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成員,未來加入IPEF還有很多空間,不必操之過急,關鍵在能否把握機會。
疫情+戰爭:西方世界爭論全球化是否終結 by 王雪俐2022-04-252022-04-25 歐盟經濟事務執委簡提洛尼(Paolo Gentiloni)在華府智庫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演講指出,全球供應鏈經歷長達兩年的疫情衝擊,已經變得很脆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又顯示出德國數十年來「以商促變」(Wandel durch Handel)政策的局限性,可能標示著全球化已經走到終點。
中國紫光集團捲土重來 四大破口侵蝕護國神山 by 麥聊2022-04-232022-04-23 經濟民主連合智庫日(20)前召開記者會表示,紫光集團乃是中國半導體的「國家隊」,曾經在 2015 年大舉收購台灣封測大廠,甚至放話收購台積電,後來因各界反對才作罷。如今紫光集團由中國政府出手重整,大舉在各國收購半導體產業。經民連呼籲,台灣目前存在四大破口,必須盡快予以修法,絕不能坐以待斃。
鄧振中與戴琪會談:持續向美表達台灣洽簽FTA決心 by 麥聊2022-04-192022-04-19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今(19)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Chi Ta)與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進行線上會談,雙方針對台美共同議題進行討論,包含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內的區域或多邊國際組織的合作。鄧振中也在會議中表達,台灣有意願與美國洽談雙邊貿易協定。
美眾院通過2022美國競爭法 台灣代表處有望正名 by 謝時2022-02-052022-02-05 美國眾議院於2022年2月4日以222票對210票通過眾議院版本的「2022年美國競爭法」(America COMPETES Act of 2022),本法案旨在加強美國國內供應鏈和科學研究,使美國在與中國等國家的競爭中更具競爭力。參眾兩院接下來將就這兩個法案進行協商,最終共同推出一個共識版本到白宮。
台灣將助立陶宛打造歐洲最大半導體中心 歐盟對中立場反覆 by 謝時2022-01-032022-01-03 繼日前路透社報導,台灣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 10 月拜訪東歐三國斯洛伐克、捷克及立陶宛後,對媒體表示,三國都提到有意願與台灣合作發展半導體產業。龔明鑫指出,台灣將與東歐三國成立工作小組,研究半導體晶片產業如何合作,台灣將提供技術培訓獎學金。印度媒體 12 月 26 日再報導,台灣將協助立陶宛打造歐洲最大半導體中心。
減少中國稀土及鎂進口 歐盟將提新法應對「結構性戰略依賴」 by 王雪俐2021-12-302021-12-30 在過去的一年裡,歐盟面對許多供應上的困難,解決這些問題是歐盟執委會來年的重大課題。媒體報導歐盟執委會已經就稀土金屬及鎂的供應擬定因應之道。大規模傾銷建立起全球性的鎂壟斷供應鏈,現在中國陷入能源危機,鎂供應大減,導致歐盟汽車、飛機、電子產業的重大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