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排外政黨勝選 後續政治效應令人矚目 by 狄里昂2023-11-272023-11-27 荷蘭國會改選結果於 22 日底定,在投票率 77.7% 的情況下,現任總理呂特(Mark Rutte)所屬自民黨(VVD)的席次從 34 席大幅萎縮至 24 席,甚至落後給勞工黨與綠黨聯盟(PvdA╱GL)的 25 席,直接淪為第三大黨,而主張排外、反伊斯蘭、反歐盟的自由黨(PVV)則是取得 37 席成為國會最大黨。
大英博物館館藏外流 公開求助盼找回古希臘羅馬珠寶 by 李熱葵2023-09-282023-09-30 大英博物館公開一個公共熱線,呼籲社會大眾協助尋找約兩千件失蹤館藏文物,並透露這些文物多半是古希臘羅馬時代的珠寶。報導指出,大英博物館聽存專家建議,只在聲明中披露遭竊文物類型,並不透露全部細節。聲明中稱已找回六十件藏品,另外還有三百件已經確認,即將歸還館方。
荷媒評論郭台銘:盲目運用商業邏輯於政治、大話承諾太多 by 王雪俐2023-09-072023-09-06 上週荷蘭《民眾報》有一篇關於台灣總統參選人郭台銘的大幅報導,標題為〈極其富有且敦睦中國的「台灣版川普」想當總統〉。報導一開頭就引述郭台銘28日的競選發言並評論道:參加總統選舉的72歲大亨郭台銘有時候承諾得太多了。例如他承諾過的巴西設廠從未實現,要在美國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的承諾也沒有實現。
烏克蘭盼F-16改變戰局 美前戰鬥飛行員:不大可能 by 王雪俐2023-08-242023-08-24 烏克蘭政府一直期望能夠取得美製 F-16 戰鬥機,與俄羅斯爭奪戰場空優,但此事並未獲得美國正式同意。上週四(8 月 17 日)一名美國官員透露,國務卿布林肯向丹麥荷蘭表示,只要烏克蘭飛行員完成訓練,將加速批准兩國捐贈 F-16 戰鬥機給烏克蘭。華盛頓 18 日就宣布批准對基輔移交 F-16。
法國主導「低碳電力組合」在歐洲復甦 by 李熱葵2023-08-172023-08-17 經過三年談判,今年 1 月 1 日起,核電正式列入歐盟綠色能源分類中的「過渡能源」清單。核電捲土重來,正如法國記者所言,是法國捍衛核能的一大成就。
荷蘭政壇變動影響歐盟移民政策 by 王雪俐2023-08-102023-08-10 與其他歐盟國家相比,荷蘭是個小國,面積不大,人口不多,卻在歐盟政治中心布魯塞爾舉足輕重。荷蘭政治人物十分活躍,對與荷蘭不直接相關的議題也積極參與。荷蘭總理呂特是歐盟執政期間最長的歐盟國家領導人,僅次於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他因此受到歐盟其他政治人物的尊重。
打到趴!?美歐聯手打擊中國晶片成熟製程 by 張東和2023-08-092023-08-14 美中對抗從關稅戰、貿易戰打到科技戰的情況下,美國一直阻止了中國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國 8 月 1 日正式禁止鎵和鍺出口給不友善國家,一來一往下,美中晶片戰仍未見緩和,美國將可能進一步打擊中國半導體的成熟製程。
歐盟執委會團隊分崩離析 因主席范德賴恩行事「顧人怨」? by 王雪俐2023-07-272023-09-02 本約稍早(7 月 16 日)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荷蘭總理呂特及義大利總理梅洛尼連袂前往突尼西亞商議非法移民問題,希望歐盟提供突尼西亞財政援助能遏止由該國偷渡前往歐洲的非法移民。上週歐盟和突尼西亞果然達成「戰略夥伴」協議,歐盟提供十億歐元,協助突尼西亞整頓財務與經濟,突尼西亞則要加強取締跨越地中海的非法人口運輸。
荷媒報導台商李孟居被捕事件:所有外國人在中國都有危險 by 王雪俐2023-07-272023-07-27 本月稍早荷蘭《民眾報》曾大篇幅報導台灣是高居《世界幸福報告》前 30 名的幸福國家,本週二《民眾報》又刊出長達三頁的專文,以台商李孟居無端遭中國逮捕審判監禁的例子,提醒荷蘭人危邦莫入。
世界幸福報告台灣篇:荷蘭觀點 by 李熱葵2023-07-202023-07-20 上個週末,荷蘭《民眾報》的週末特刊有一篇關於台灣的報導:2023 年《世界幸福報告》中,台灣排名第 27;在台灣,門不鎖也沒關係;台灣人稱許所享有的自由,而且正因為被中國宣稱台灣是該國的一省,台灣人非常清楚這當中的利害。報導開篇就引用一個台灣人的話:在中國住過三個月以後,我就更喜歡台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