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明和蓋拉格共筆提醒拜登:抗中必須取得勝利而非優勢 by 謝時2024-04-162024-04-16 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及眾議員蓋拉格(Mike Gallagher)聯名在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上撰文強調,美國的抗中之爭必須要取得勝利,而不能只是主導競爭局勢,「沒有什麼能取代勝利」。
以俄羅斯為最大威脅 北約舉行冷戰以來最大規模演習 by 王雪俐2024-01-212024-01-21 北約正啟動冷戰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演練與「勢均力敵」對手發生衝突時,美國軍隊如何增援與俄羅斯接壤的國家及北約東翼盟國。北約歐洲盟軍最高統帥卡沃里表示,這場名為「堅定捍衛者」(Steadfast Defender 2024)的演習將一直持續到 5 月。
波頓提醒台灣:保有力量並非挑釁,示弱才是真引戰!由力量帶來的和平才是真實的 by 謝時2023-04-292023-04-30 由世界台灣人大會、台灣國家聯盟在 4 月 29 日合辦的「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邀請到美國白宮前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以「台灣長治久安之計」作為演講主題。波頓,作為美國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之一,同時也是美國政界裡對中鷹派的代表人物,外界十分關注他到台灣之後的發言。
戈巴契夫辭世 政治遺產遭戰爭摧毀 by 王雪俐2022-08-312022-08-31 前蘇聯最後一任總理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以不流血方式結束冷戰,於週二(8 月 30 日)以 91 歲高齡病逝莫斯科,醫院方面發布的消息稱他死於「嚴重的慢性病」,但沒有說明細節。克里姆林宮發言人表示,總統蒲亭已發電致上「最深的哀悼」,其他世界領袖也紛紛致意。
軟實力天平的兩端 —— 美國和中國贏得人心之戰 by 謝時2022-08-202022-08-20 隨著美中地緣政治競爭日趨激烈,以文化、教育及價值觀作為影響力手段的軟實力戰略,儼然成為雙方近年角力交鋒的關鍵戰場之一。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列普尼科娃近期在《外交事務》撰文剖析,美中兩國如何透過截然不同的軟實力戰略,企圖爭取各國民心,以鞏固各自的國際地位。
俄烏戰爭之年——促使芬蘭瑞典加入北約 制衡俄羅斯擴張 by 尚萬皮2022-05-132022-06-27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改變了幾十年來芬蘭和瑞典的長期中立立場 —— 這兩國接連表態預計在 2022 年 5 月底前遞交申請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簡稱:北約)。北約防線將因此而得以「北擴」,更將從 30 個會員國增加為 32 個,進而控制波羅的海、深入北冰洋,制衡俄羅斯的擴張。
中國國民黨如何惡搞台灣財政紀律?1950年高通膨與新冷戰的今昔對比 by 思想機器2021-12-282021-12-28 美國勞工部12月10日公布11月的通膨數據,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高達6.8%,是1982年6月以來最高的通膨數值,通膨話題再次引發市場熱議。為了更了解通膨對於經濟與股市的影響,筆者特地爬梳了歷史數據,發現1950年這次的高通膨現象,很少被人所提及,但前後這段時間,對台灣的歷史發展影響甚鉅。
美國遭911恐攻造就中國崛起?晚了20年的美中衝突? by 艾格姆2021-10-202021-10-19 2001 年正當布希政府要將注意力集中在中國時,911 恐怖攻擊給了給中國發揮地緣政治影響力的禮物,讓中國有了 20 年的韜光養晦時機來累積挑戰美國的資本。時至今日,美中對峙已經讓領域、勢力界線模糊,網路、科技、經濟滲透等影響力讓美中兩國的關係已非美蘇冷戰時期的涇渭分明了。
【人物專訪】阿富汗對台灣的啟示 西亞史學者陳立樵:自立自強不過度依賴強權 by 潘柏廷2021-08-312021-08-31 2021 年 8 月 16 日在阿富汗向塔利班無血投降後,台灣掀起討論阿富汗的「熱潮」,除美國總統拜登撤軍問題外,國民黨部分人士如趙少康更以「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諷刺美國,疑美論、棄台論…在台灣社會中紛紛出籠,也值得我們好好理解。《報呱》此次專訪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研究西亞史的陳立樵副教授,和我們一起聊阿富汗的歷史、現今面臨的問題以及阿富汗對台灣的啟示。
歐美爭衡下的西亞 —— 以色列、巴勒斯坦和伊朗 by 陳 立樵2021-05-292021-05-29 近期巴勒斯坦地區的衝突頗為熱門,但其實這對於時常關注西亞消息的人來說,已經見怪不怪了。很多衝突一直都在,只是看新聞報導是多是少而已。但這些報導中總是夾雜了許多國家介入、許多政治人物的口水,確實對於很多人來說難以理解,也很自然地受主流輿論觀念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