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家李怡,於昨日(5日)上午病逝於台北國泰醫院,享耆壽 87 歲。李怡以著書、寫作為業,長年關注自由民主議題,於香港國安法通過後移居台北,儘管晚年出書頻率不若以往,但仍在社群平台上著有《失敗者回憶錄》(下稱《回憶錄》)連載,以回顧過往經歷,也揭露近代中共執政內幕及評論現局。
- 李怡,本名李秉堯,1936年出生於廣州,1948年移居香港,學生時期對社會主義產生興趣,畢業後曾至香港左派機構任職,並創辦《七十年代》雜誌,立場親共。直至1981年,李怡脫離左派,轉向反共,並在1984年將雜誌更名為《九十年代》。
早年目睹戰爭養成憂患意識 轉向關鍵:中國共產黨將人民當作犧牲品
李怡年少時期曾短暫居住於上海,在當時政權下,親身歷經戰時砲聲隆隆的場景。而後李怡父親被日本指控為重慶間諜遭到通緝,全家被迫逃亡。當時家族的狼狽倉皇、社會因戰爭而動盪深印李怡心中,年少時期便飽嚐苦難的他,使得「中國救亡的愛國、憂患意識」在心中紮根。
- 李怡於創立《七十年代》報社時,定位為愛國左派刊物。然而,在目睹文革時期中共的殘忍行徑後,李怡的思想立場改變了,也連帶影響報社走向,轉為批判中共,擁護自由民主。
- 1979 年,《七十年代》發表數篇社論,不僅抨擊當初中共對報社的禁令,也抨擊了中共特權階層。連番動作得罪了香港掌權者廖承志,指示要「徹底搞垮」《七十年代》。
- 1980年,天地圖書租地因受政權壓力,不再與其續租。而李怡當時選擇捨棄龐大的天地書局產業,繼續維持《七十年代》報社的營運,回歸艱困的環境,集中精力當總編輯。
《七十年代》揭露白色恐怖真相 堅持獨立媒體公正監督掌權者
《七十年代》與台灣的淵源也相當深厚,在 1976 年台灣正值戒嚴時期,當時《七十年代》報社便成為當時「禁音」社會的發聲管道,刊登不少在台灣被打壓的不同意見書,也提供媒體身份為民主抗爭運動出力。
- 李怡當時辦雜誌成功,擴建為一大型書店,取名為天地圖書。以「讀書無禁區」的態度展售書籍,而當時天地書店中也販售台灣書籍。
李怡在《回憶錄》中自嘲,當時台灣的媒體被政府掐緊喉嚨,所播報的新聞都與政府同聲調。但《七十年代》立場與中國國民黨相異,因此在台灣的情治機關眼中,李怡和報社被視為敵人。然而,李怡堅持報社必須保持獨立性、公正性,媒體不能成為黨派宣傳的工具,在開放的社會中,受眾會接觸到不同的資訊,而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立場。
珍惜自由 眼見香港淪陷 已屆高齡仍不斷以筆書關切時事
近年香港的反送中運動,更激發了李怡對家鄉糾結的情緒,也持續對政局的不斷反思。一生為自由奮鬥,無畏中共強權、屢屢奮勇的李怡,眼見香港年輕人的掙扎,以及逐漸淪陷至中共手中的香港,讓已應想退休安穩的李怡仍身感肩上的任務。
他在《回憶錄》中指出,香港傳媒、政界以至整個社會從文明到「始於作偽,終於無恥」的淪落,對於他晚年的影響比年輕時期更深。甚且,他認為,在這樣的時代環境下,他晚年所寫的文章,比過去更有價值、對年輕一代仍具有十足的影響力。
畢生都在閱讀、寫作的李怡認為,閱讀能使人自由,也能使人不自由,關鍵在於讀者的批判能力。唯有將知識與生活結合,才是自由的。他不因讀書的身份而流於象牙塔之上,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都積極投入社會運動,身體力行他的人生哲理。
參考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