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國立台灣大學學生會於校務會議提案成立「校園轉型正義小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今(15)日表示,媒體與社會輿論在討論相關議題的過程中,對於轉型正義的認識與理解仍有所誤解。

促轉會表示,轉型正義是民主化後,對於威權時期國家侵害人權的反省與善後工作。從政府機關到公私部門,固然會因掌握的資源、權力與性質不同,而各有其職,在這個歷史工程中,促轉會固然依促轉條例,肩負規劃與推動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平復司法不法之責;但促轉條例也指出官方各級機構與民間協力,不同部門一起努力促進轉型正義、深化民主的方向。

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雖然政府須投入資源與公權力以執行促轉相關業務,更重要的是帶動社會對此複雜議題的討論與省思。對此,承載未來的年輕學子從未缺席

台灣大學日(13)前召開校務會議,學生會提案成立校園轉型正義小組,處理威權地景等議題,引發爭議。學生會成員上午在場外拉布條表達訴求,要求釐清歷史真相。
(圖/ 中央社)

例如去(2019)年2月,前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黃爾璇過世,黃教授於1983年遭校方無預警解聘,黃教授的家屬與學生長期懷疑解聘原因是政治迫害,但並無證據。本會收到東吳政治系學生會及系方正式來函陳情。立案調查後,經由訪談與政治檔案的清查,找出當時黃爾璇教授在校內受到監控的證據,調查結果顯示,當時教育部偕同情治體系與國民黨系統,嚴密監控大學校園,將「協調東吳大學解聘黃爾璇」列為重要工作成果,至此釐清這個重要的歷史真相。此外,例如東吳大學、政治大學等學校的蔣介石銅像,近年來也持續成為校園師生討論如何處置的焦點。

促轉會樂見各機關、學校自主開啟轉型正義的討論,無論是就歷史真相的追求、威權象徵空間的轉型等,本會也將持續透過相關基礎資料的開放與研究成果的釋出,帶動討論,也願積極提供需要者相關協助。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