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金補貼中廠 台廠相繼出售退出中國

中國重金補貼中廠 台廠相繼出售退出中國

繼 7 月中,台灣的「緯創資通」將旗下緯新資通(昆山)與緯創投資(江蘇)以現金 33 億人民幣(合新台幣約 138 億元)售予對手中國組裝大廠立訊精密後。時隔一個月,另一家負責提供美國蘋果 iPhone 零組件的台灣大廠「可成科技」8 月 18 日也宣佈,將旗下位於中國的兩間公司可勝科技與可利科技,以現金 14.27 億美元(合新台幣約 420 億元)將股權全數售予中國同業競爭對手藍思科技,所有收購程序預定都將在 2020 年年底完成。兩家公司占可成科技至少四成營收,且此舉形同現階段完全退出蘋果 iPhone 供應鏈

台灣企業在中國設廠的情形相當普遍,中國之所以被稱為「世界工廠」,相當程度上也正是台灣企業的貢獻。而這一切的根源是,1989 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後,全世界國家抵制中國,台灣企業則是選在此時大舉進駐,數量最高曾達十萬家以上。台灣鴻海(富士康)就為中國創造了百萬就業機會。過去,中國政府為吸引台灣資本進入,一直提供台資企業各種減稅優惠政策,甚至有長達 30 年的優惠。

如今,對台資企業的優惠政策紛紛將屆,以及近年來中國人工成本上漲,加上中國自 2014 年開始禁止各地方政府設立針對外資的優惠政策,以往台商的優勢很難繼續。因此,即使像鴻海、和碩、緯創等在中國設廠的前三大台資企業,也不得不面對接下來的獲利空間將持續萎縮的困境。另一方面,中國開始扶持與外資(台資)廠商競爭的國內廠商,中國政府每年提供超 1,500 億人民幣的補貼尤其是高科技產業、具高度戰略價值產業或重點培植項目產業,以確保中國經濟實力能保持競爭力,美中貿易談判的最大障礙也在於此。

圖/傳鴻海88億美元求售廣州LCD面板廠(圖/Nadkachna/GNU1.2)
台灣鴻海(富士康)為中國創造了百萬就業機會(圖/Nadkachna/GNU1.2)

美中貿易戰發生後,中國政府更明白自主生產的重要性,持續加速產業供應鏈自主化,更是大舉擴大對其國內產業的補貼政策。以立訊併購緯創的案例來看,立訊可以獲得中國政府將近半數 16.5 億人民幣的現金補貼,在這種情形下無論是台資或其他外資,根本無從與其相競爭,只能選擇相繼退出。以蘋果 iPhone 而言,蘋果本身也在思考改變採購策略,過去由台廠鴻海、和碩、緯創獨得,到後來逐漸分給新興中國企業例如立訊等,蘋果將來勢必會繼續挾「以中制台」策略,以立訊的代工價格回頭跟台資企業要求,藉此降低採購成本。在這種情形下,台灣企業也只能選擇優先布局趁勢撤出。

在這波台資企業紛紛退出的風潮中,實力穩穩超出和碩與緯創的鴻海似乎仍在觀察,沒有太大動作。不過,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與現任董事長劉揚偉都相當高度重視此事,也不樂見台灣產業面臨「紅色供應鏈」危機。台灣相關業界現在擔憂的是,紫光集團大舉收購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事件,會不會危機重演。更重要的憂慮是,紅色產業鏈會不會透過併購方式,持續獲得台灣相關產業界優秀人才與技術,使得整個台灣產業供應鏈出現更嚴重的「國安危機」。

參考新聞:
2020/08/18 日經 台湾・可成科技、中国同業にiPhone工場売却 1500億円
2020/08/13 日經 アップル変心、鴻海に試練 郭氏退任1年で環境急変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