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對中國的投資持續在減少。今(2023)年第二季 4~6 月外商對中直接投資(FDI)創下 1998 年有紀錄以來的最低紀錄。擔憂美中在科技領域的對立加劇,以及對中國對外開放的懷疑,都是造成這種情況的背後原因。如果因為外資出走導致經濟脫鉤,將不僅影響中國,也可能影響全球經濟。
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外國企業 4~6 月期間在中國進行的工廠建設等對內直接投資僅 49 億美元(約新台幣 1,565 億元)的最低紀錄,與去年同期相比,銳減了 87%,創下史上最大跌幅。
中國整體經濟減速 不確定性高 外商朝供應鏈多元化
法國興業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林紫瓊(Michelle Lam)表示:「外國直接投資指標的暴跌令人警惕。這可能意味著仍有新的投資進入,但部分公司正在減少對現有利潤的再投資」,因為他們更多都在討論「供應鏈多元化」。
自 2022 年 4~6 月以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持續下降超過 50%。由於 2022 年上海封城等疫情「清零」政策,外資對投資中國前景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感到憂心,導致投資大幅下降。
中國政府在今年 1 月解除了「清零」政策,儘管經濟活動得以正常化,但外商的直接投資仍持續下降。根據中國商務部早些時候公布的數據,外國企業在今年 1~6 月間實際投入的資金(以人民幣計)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7%。這是 3 年來的首次下降。
根據《彭博社》對中國官方數據的計算,第二季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約為 410 億美元。林紫瓊表示,商務部的數據不包括現有外國公司的再投資收益,其波動性遠小於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
美國智庫「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在 7 月發布的報告中寫道,外商直接投資下滑的實際情況可能比兩個數據集所顯示的更嚴重。這是因為這些數據更多僅衡量純粹的金融交易,包含中國國有企業的交易,而不是外國企業的決策。
報告中指出:「因此,中國的決策者可能不知道何時需要更積極地調整政策,以試圖恢復商業信心。在中國經濟整體結構性減速的背景下,延遲的反應可能會導致生產力和經濟增長進一步損失。」
反間諜法發酵 對中國開放信心下降至34%
而美中對立的加劇對企業的投資計劃產生不少影響。根據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會員來自在中國經營的 900 家公司和 4,000 名個人,主要協助美商在中國的事業發展)的調查,2022 年秋季,詢問約 320 家會員企業在中國市場面臨的業務風險,最常見的回答是「美中關係緊張」,有 66% 的企業提到了這一點。
美國正在推動與友好國家建立供應鏈的「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計劃(出自美國財長葉倫在 2022 年 4 月的一場演講,後來成為拜登政府的外交貿易政策。旨在要求企業撤離跟美國有地緣政治衝突的國家,並優先與盟國或價值相近的國家合作建立供應鏈),並於 8 月 9 日宣布加強對中國在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投資限制,包含合資經營的新投資,這可能將進一步減少外資投資中國。
對中國的對外開放態度存疑也影響了對中投資。根據中國美國商會的調查,「對於未來 3 年是否相信中國將進一步開放」,回答「有信心」的比例從兩年前的 61%下降到了 34%。
《彭博社》報導提到,部分海外高階主管還表示,他們對中國政府加強國家安全控管表示擔憂,像是今年 3 月中國突襲搜索了美國企業盡職調查業者「美思明智集團」。
相關報導:中國突襲美企美思明智北京辦公室 帶走5名中國籍員工下落不明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西濱徹指出,「反間諜法修法的影響,對於貿易和投資受限的擔憂正在增加」。該法在 7 月生效,擴大了間諜活動的打擊範圍。這使得外資企業當中瀰漫一股不安,「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的員工會成為目標」。
相關報導:
日大藥廠安斯泰來知名高層退休回國前遭中國拘留 震驚當地日本社群
中國修反間諜法擴大適用範圍 定義仍模糊「會不會被抓看運氣」
在座的各位都是間諜 中國修訂《反間諜法》7月上路
雪上加霜 中國汽車蠶食外資利潤
原本以為中國在清零政策解除後,中國經濟可望復甦,不料經濟復甦的力道也再次打擊了外國企業的信心。由於中國國內消費需求低迷,導致外國企業的利潤以兩位數的速度快速下降。此外中國汽車產業的競爭日益激烈,並不斷蠶食外國企業的銷售額和利潤。然而外國汽車製造商一直是中國最大的投資者之一。
相關報導:中國景氣慘烈車市價格戰血流成河 BMW新車只要台幣57萬
今年 7 月,日本三菱汽車公司決定暫停在中國的業務,經歷多年的銷售業績低迷使其不得不做出這個決定。馬自達汽車公司的執行長毛籠勝弘表示,由於在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面臨激烈競爭,該公司在中國的業務可能會受到影響。去年,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 N.V.)關閉了其在中國唯一的吉普車工廠,並宣布暫停旗下品牌歐寶原訂的擴張計畫。
以往帶動中國經濟成長的房地產市場也正面臨結構重組,恒大、碧桂園等指標性大型房產公司瀕臨破產邊緣,遑論中小型房產公司。若是加上民間資本在住宅等領域的投資增長緩慢、以及勞動人口減少,在在都壓制了中國的經濟成長。
相關報導:碧桂園債務危機 中國經濟新風險
中國正急於在半導體等領域建立自給自足的供應鏈,但所需中高階設備和零組件的海外供應,受到了阻礙。如果技術創新和生產效率提升速度放緩,中國經濟的停滯可能會超過預期。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增長的減緩將對全球經濟構成沉重負擔。
延伸閱讀:打到趴!?美歐聯手打擊中國晶片成熟製程
參考新聞連結:
2023/08/13 日経 外資の中国投資最少 4~6月、87%減
2023/08/07 Bloomberg China’s Foreign Investment Gauge Declines to 25-Year Low
2023/08/10 Bloomberg Biden Fears China Economy Is ‘Ticking Time B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