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然違反安理會決議 俄朝互相運送交換武器、石油製品

俄羅斯和北韓關係因侵略烏克蘭戰爭的持續而越來越緊密。(圖/SPUTNIK)

日媒《讀賣新聞》透過分析衛星影像,發現今(2024)年 4 月中以前,有一艘俄羅斯貨輪停靠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東方港和北韓東北部的羅津港,還有多艘北韓油輪進出東方港。

針對北韓核武飛彈開發,聯合國安理會自 2006 年到 2017 年之間,通過多項決議對北韓進行制裁。但俄羅斯貨輪與北韓油輪皆公然違反決議,將北韓武器運送至俄羅斯,還從俄羅斯運載了決議限制北韓進口的汽油等石油製品到北韓。隨著自 2022 年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的持續,北韓和俄羅斯之間物資供應的相互依存關係不斷加深。

這項分析由《讀賣新聞》與前安理會負責監督北韓制裁履行情況的專家小組成員古川勝久共同進行。他們比對了美國衛星影像公司 Planet Labs 在 4 月上旬拍攝到的多張東方港、北韓羅津港衛星影像,與聯合國旗下專門機構國際海事組織(IMO)及日本外務省等單位公開的船舶外觀和尺寸。

俄羅斯貨船停靠北韓運載武器

在東方港 4 月 2 日和 3 日的衛星影像中,一艘疑似俄羅斯籍的貨船「Lady R 號」停靠在堆滿眾多貨櫃的碼頭。而 4 月 14 日在北韓羅津港的衛星影像中,也可見到疑似「Lady R 號」的船舶停靠。這艘貨船從東方港移動到羅津港期間,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未發出訊號,因此無法確認詳細航跡。

美國政府去(2023)年 10 月公開衛星影像分析表示,北韓已開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和彈藥。有約 300 個貨櫃在去年 9 月 7 日至 12 日,從羅津港運至俄羅斯遠東的杜奈,接著在 10 月 1 日這些貨櫃透過鐵路被運送至俄羅斯西南部季霍列茨克附近的彈藥庫,距離烏克蘭邊境約 290 公里。

去(2023)年 9 月 7 日至 10 月 1 日期間,一批貨櫃透過懸掛俄羅斯國旗的 M/V Angara 號從北韓羅津運往俄羅斯杜奈。隨後,這些貨櫃透過鐵路運送至俄羅斯西南部季霍列茨克附近的彈藥庫,距離烏克蘭邊境約 290 公里。
(圖/X @USUN/點圖放大)

聯合國安理會於 2006 年 10 月因應北韓首次核子試驗,通過決議禁止北韓出口核武飛彈相關物資。2009 年 5 月第二次核子試驗後,安理會也於當年 6 月將決議內容擴大至禁止所有武器出口。

美國政府於 2022 年 5 月將「Lady R 號」列為制裁對象,指控其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期間被用來運輸北韓武器給俄羅斯。今年 5 月,日本政府也將擁有「Lady R 號」的俄羅斯企業「MG Flot」列入制裁名單,指控其所營運的船舶違法為俄羅斯運輸北韓彈藥。

古川指出,「東方港已成為北韓非法運輸武器和石油製品的據點」,並呼籲國際社會盡快採取對策,因為提供給俄羅斯的彈藥等已被用於攻擊烏克蘭。

不再海上接駁走私了 北韓油輪大膽停靠俄羅斯港口

另一方面,在 4 月 1 日、3 日、7 日、10 日的衛星影像中,發現了 4 艘與北韓油輪特徵相符的船隻,停靠在一排疑似石油儲槽的設施旁的碼頭或航行在港灣內。

4 月 1 日衛星影像拍攝到的船隻疑似為「Yu Son 號」,其因過去涉嫌進行海上接駁而被列入安理會制裁名單。3 日、7 日、10 日的圖像中則拍攝到疑似「Un Hung 號」、「Paek Yang San 1 號」和「Wol Bong San 號」,這 3 艘都是違反制裁出售給北韓的船隻。專家小組曾多次指出這 4 艘船隻涉嫌違反安理會限制向北韓供應石油製品的決議。

透過查詢船舶即時動態追蹤網站「MarineTraffic」,發現這 4 艘船在進出東方港前後,AIS 的訊號也均中斷,可能是為了隱藏他們運輸石油製品的航跡。

「Yu Son 號」在 3 月上旬從朝鮮半島西側的黃海經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但在 3 月 9 日後停止發出 AIS 訊號,直到 4 月 1 日才透過衛星影像發現它停靠在東方港。雖然無法得知這期間「Yu Son 號」的詳細動向,但 4 月 12 日它在俄羅斯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外海再度發出訊號,並經對馬海峽返回黃海。

先前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就曾在 3 月發佈報告,分析數十張北韓油輪停泊在俄羅斯遠東港口的衛星影像。圖中是今年3月6日上午,一艘俄羅斯拖船將懸掛北韓國旗的Paek Yang San 1號推入俄羅斯遠東地區東方港貨櫃碼頭一角的一個小型石油設施中。該設施位於東方港東南方不到20公里處。
(圖/RUSI)

延伸閱讀:
趁中國自稱「調停者」 北韓利用俄烏戰爭 擴大出口飛彈至俄羅斯
北京野心滲透莫斯科 蒲亭為戰斷送俄國未來

4 月 10 日的衛星影像顯示,疑似「Wol Bong San 號」的船隻在東方港附近航行,而該船於 13 日在俄羅斯海參崴外海發出訊號,經對馬海峽於 20 日抵達北韓西岸的南浦附近。

朝俄走私常態化 不甩聯合國決議 

聯合國安理會 2017 年 12 月通過決議,限制北韓每年進口精煉石油製品的上限為 50 萬桶或 52.5 萬噸;原油則為每年 400 萬桶或 52.5 萬噸

美國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在今年 5 月的記者會上表示,俄羅斯供應給北韓的石油製品光是 3 月就超過 16.5 萬桶,而且北韓進口石油製品也已超過年度上限。

專家小組的報告指出,北韓過去主要透過在其領海內的海上接駁走私石油製品。古川指出,「今年春季以來,北韓油輪開始直接停靠東方港以獲取石油製品」,並表示「走私已常態發生,很顯然聯合國制裁並未能發揮作用」。

延伸閱讀:韓國追查進出口業者非法將柴油經中國船隻接駁給北韓

俄羅斯弱化聯合國角色 需重建對北韓監督 

根據衛星影像分析可以發現,很可能北韓的油輪已多次公然停靠俄羅斯港口,並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從事石油製品進口。北韓這種大膽行為背後,是由於其與俄羅斯之間加強了連結。

俄羅斯因為侵略烏克蘭戰爭的長期化,而自北韓取得違反安理會決議的彈道飛彈和彈藥,並供應石油製品給北韓作為回報。

北韓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去年9月訪俄,並在13日與俄羅斯總統蒲亭舉行會談。
(圖/朝中社)

以往由安理會下設的專家小組來負責監督北韓制裁的履行情況,但在 3 月下旬該專家小組任期延長一年的決議遭到俄羅斯行使否決權反對。顯然俄羅斯試圖削弱聯合國對制裁的監督,這導致北韓更加肆無忌憚。

相關報導:
俄羅斯使用否決權 終止聯合國對北韓制裁監督
俄羅斯行使否決權 聯合國安理會跛腳 無法阻止俄朝核武擴散
聯合國制裁委員會:違反武器禁運 北韓火星飛彈現身烏克蘭

與俄羅斯的合作使北韓獲得了開發核武飛彈所需的資金和燃料,甚至還有相關技術。對周邊國家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絕不可容忍這些違反安理會決議的行為。

許多人擔心專家小組工作被迫結束,可能導致違反制裁的情況增加。《讀賣新聞》認為國際社會需要重建弱化的監督網絡,並確保制裁的有效性。

相關報導:
北韓違反安理會決議為俄羅斯、哈瑪斯供應彈藥
朝俄軍火交易》劣質彈藥換過期小麥粉 剛好而已?
朝俄否認進行武器交易 俄國士兵卻發影片感謝北韓提供彈藥
滿手燙手山芋》布林肯訪南韓 譴責朝俄軍事合作
北韓已供俄羅斯百萬發砲彈 韓國軍方:還可能有短程飛彈
極權威脅增!美報告籲:積極預備與俄中衝突

參考新聞連結:
2024/06/08 読売 ロシア貨物船が4月前半に北朝鮮寄港、北製の武器や弾薬運搬か…読売新聞の衛星画像分析
2024/06/07 読売 複数の北朝鮮タンカーがロシアの港に、石油の密輸常態化か…読売新聞の衛星画像分析で判明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