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間諜氣球飄出對中新禁令?美擬制裁間諜氣球製造商 by 林藤2023-02-112023-02-11 路透社報導,有三位消息人士表示,拜登政府計畫徹底禁止對部份中國科技公司的投資案,並加強對其他中國公司的審查,這是打擊美國公司對中國敏感產業投資數十億美元的計畫一部份。另外,美國國務院發言人 9 日表示,在經過分析比對打撈到的中國間諜氣球殘骸後證實,該氣球夾帶的裝置可蒐集通訊資料。美國政府擬對涉及該偵察氣球的中國企業與實體實施制裁。
抗中「矽幕」降下:日本和荷蘭準備加入美國半導體聯盟圍堵中國 by 艾格姆2023-02-012023-02-01 據知情人士1月27日透露,日本和荷蘭準備加入美國的行列,限制中國獲得先進的半導體設備,並建立一個強大的半導體聯盟,這將會削弱中國建立自己晶片供應鏈的雄心。不過,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對相關報導拒絕置評。這個由美國主導的圍堵中國策略,被歐洲媒體形容是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降下「矽幕(silicon curtain)」。
中國世界工廠崩解:美國攜手民主盟友圍堵、東南亞南亞國家掌握歷史機運 by 艾格姆2023-01-042023-01-04 自從2018年川普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以來,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已在崩解。到了2022年10月,美國也對中國實施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出口管制,這些管制旨在限制中國獲得先進半導體技術,包括晶片以及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工具和專業知識。雖然美國在找盟友日本、歐洲共同圍堵中國半導體產業不如預期中的順利,但是世界製造業版圖的變化已啟動,印度、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孟加拉也正欲掌握歷史機運承接從中國釋出的產能。
【蕭良嶼】台灣準備迎戰入侵: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眼中的台海現狀 by 蕭良嶼2022-11-102022-11-10 2022 年 12 月,超過 165 年歷史的《大西洋雜誌》即將在實體印刷版雜誌中刊登一份極具份量的專題長文,標題為〈台灣準備迎戰入侵〉。作者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任內的副國家安全顧問跟演講撰稿人班.羅德斯(Ben Rhodes)。
紐約時報:拜登政府在圍堵中國科技發展上的掙扎與努力 by 艾格姆2022-10-192022-10-19 10月初美國政府公佈了幾十年來對中國技術出口最嚴格的控制措施,這不僅能遏制中國透過科技發展軍事的雄心,也將影響全球電子供應鏈的版圖,包含美國的科技公司。《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透過採訪現任與前任的政府高層後,於10月13日報導美國政府在圍堵中國科技發展議題上的辯論與轉折。
美再開鍘!長江存儲等31家中企列出口管制清單(完整清單) by 謝時2022-10-082022-10-08 美國政府在當地時間10月7日宣布,將31家中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清單,其中包括半導體製造商長江存儲(YMTC)和多所中國理工學院。這個清單是美國官員無法檢查審核的實體名單,在清單上的實體都很可能會被列進貿易黑名單的清單上。在兩黨合力敦促下,拜登政府進一步阻止中國發展晶片產業和提升該國軍事能力。
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李淳:別讓敵人撿到槍!台灣首重經濟不可或缺性 by 嚴 武臣2022-10-012022-10-02 李淳強調,值得注意的是過去 5 年台灣貿易轉向的變化非常明顯且戲劇化,在 25 年後的 2021 年,美國再度成為台灣第二大主要投資商、美國再度成為台灣第二大對外投資地。美中大量使用「經濟謀略」對抗局面難預測、不可預測性高的狀況下,台灣如何因應國際經貿結構改變?
執意玩火?美國參議院要求情報總監審查蘋果跟長江存儲的供應鏈關係 by 艾格姆2022-09-282022-09-28 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民主黨籍主席華納和共和黨籍副主席盧比歐寫信給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要求審查蘋果跟中國記憶體製造商長江存儲之間潛在的交易對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參議院要求海恩斯10月1日之前作出答覆。美國國會目前對蘋果依賴中國產線一事所施加的政治壓力正不斷升級中。
習近平:「集中力量辦大事」 路透社:美將限制對中出口14奈米以下製程設備 by 蔡侯塞2022-09-142022-09-13 《路透社》9月12日報導,美國政府計劃在10月擴大限制向中國出口用於人工智慧和晶片製造的工具設備。三家美國半導體設備商證實將限制向中國出口14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的設備,除非獲得商務部的許可。習近平在9月6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上,要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重要領域贏得戰略主動。
美國再出手限制NVIDIA和AMD高階運算晶片出口到中國 by 艾格姆2022-09-072022-09-07 晶片設計公司輝達(Nvidia)8 月 31 日表示,美國政府限制輝達向中國和俄羅斯出口兩種用於人工智慧的頂級運算晶片,打擊輝達在中國的業務。此外,輝達的競爭對手超微(AMD)也收到出口限制令,限制 MI250 人工智慧晶片出口到中國。美國政府這些舉動意味著對中國技術能力的打擊已大幅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