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宏的種族政策轉彎?法國新的教育部長引發美式「覺醒主義」疑慮 by 王雪俐2022-06-022022-06-02 法國總統馬克宏任命新內閣,其中教育部長由恩迪亞耶(Pap Ndiaye)出任,再次引發關於美式覺醒主義(wokeism)的激烈文化衝突。恩迪亞耶是美國歷史及少數族裔問題專家,許多人擔心他出任教育部長並主導教育改革的話,將會朝美式文化靠攏,而遠離法國的普遍主義(universalist)傳統,也就是無視於人的出身和膚色。
【蕭良嶼】黑女人的頭髮與黑男人的男子氣概:威爾史密斯為何必須對決克里斯洛克 by 蕭良嶼2022-03-282022-03-29 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在頒獎台上講了一個爛梗,說潔達.蘋姬.史密斯(Jada Pinkett Smith)可以用她的光頭去演《魔鬼女大兵 G.I. Jane》續集。潔達.蘋姬.史密斯的丈夫,今年最佳男演員獎得主威爾.史密斯先是反應不及,意識到發生什麼事之後,便走上台在眾目睽睽之下賞了克里斯.洛克一個耳光。
美眾院通過2022美國競爭法 台灣代表處有望正名 by 謝時2022-02-052022-02-05 美國眾議院於2022年2月4日以222票對210票通過眾議院版本的「2022年美國競爭法」(America COMPETES Act of 2022),本法案旨在加強美國國內供應鏈和科學研究,使美國在與中國等國家的競爭中更具競爭力。參眾兩院接下來將就這兩個法案進行協商,最終共同推出一個共識版本到白宮。
揪出中國學術間諜的第一線:充滿證據與學術界線認定的困難 by 蔡侯塞2021-10-272021-10-26 在美中衝突、中國四處竊盜他國技術的背景下,美國司法部於2018年啟動「中國行動」(China Initiative)阻止中國在美國偷竊技術。不過,行動的實際執行現場卻是充滿各種證據與學術界線認定的困難,也飽受侵權的批評。《自由亞洲電台》2021年10月20日報導美國海洋生物學者史密斯遭聯邦調查局調查一案即是一例。
面對中國「軟實力」 迦納學者強調自主對等 by 李熱葵2021-07-292021-07-29 誠如專研非中關係的學者奇庫多(Kwame Adovor Tsikudo)所指出,中國在全球的崛起模式及其非洲交往模式,可以歸納成援助、貿易和直接外國投資三大類,在非洲的活動又圍繞著光纖、運輸網路、能源生產計畫等基礎建設,迦納的布維大壩(Bui Dam)就是其中一例。
國民黨種族歧視星國社運人士鄞義林 鄞義林:展現國民黨對台灣政治的危害 by 霍布斯潘2021-06-102021-06-10 台灣近日在日本與美國的協助下獲得疫苗,也顯現台灣與日美關係正蓬勃發展,新加坡社運人士鄞義林在今(10)日推特稱讚蔡英文總統幫助台灣與美國和日本等民主國家建立良好關係,只是,國民黨卻在底下留言指控他是「極端白人至上主義者」,雖然國民黨事後刪除貼文並道歉,引起許多人撻伐。
中國大外宣在泰國:塑造仇美氛圍 by 蔡侯塞2021-05-182021-05-18 《自由亞洲電台》(Radio Free Asia)2021 年 5 月 13 日報導,泰國的媒體研究人員表示,中國假新聞或是大外宣等中國式的敘事方式正在滲透泰國媒體、學術界以政商領域,企圖在泰國塑造反美的氛圍。而泰國各界人士也注意到中國陰謀論和黨政媒體的滲透,正在造成泰國社會的仇恨與撕裂。
美校園續關孔子學院 德國加入行列 by 林藤2021-04-172021-04-17 經過多年來針對孔子學院的爭議和批評,美國塔弗茲大學終於在 3 月 17 日宣布,將跟隨其他 75 所大學的腳步,關閉校園裡的孔子學院。這個聲明是在其校內師生持續抗爭後決定。同一時間,新罕布什爾大學及南緬因州大學也宣布已終止與孔子學院的合作關係。
學俄羅斯資訊戰策略 中國對美手法升級複雜化! by 艾格姆2021-04-072021-04-07 假資訊分析人員表示,中國正在學習俄羅斯的資訊戰策略,透過凸顯美國政府的施政不當,把西方的種族身份、文化議題等爭議武器化。《中國資訊戰的策略》的作者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亞洲安全倡議(Asia Security Initiative)的高級研究員羅谷(Dexter Roberts)說:「中國正努力把假資訊變得更複雜。」
拜登簽署爆量行政命令 包括禁用「中國病毒」相關詞彙及移民政策大轉彎 by 蔡侯塞2021-02-032021-02-03 美國總統拜登自2021年1月20日上任後,在短短14天就簽署了包括「停止退出WHO」、「重返巴黎氣候協議」等48個行政命令,如此爆量的進度讓外界出現雜音,認為拜登應該透過國會立法進行改革。美東時間2月2日下午5時拜登預計再簽署3個移民相關行政命令,以處理庇護難民、合法移民及先前遭拆散的移民家庭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