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澳經濟部長級對話 確保能源穩定供應、致力脫碳投資環境 by 陳怡菱2023-10-102023-10-10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訪澳期間,10 月 8 日在墨爾本與澳洲貿易部長法瑞爾、氣候變遷暨能源部長波溫、資源部長金恩進行了「日澳經濟部長級對話」。就致力於確保液化天然氣的穩定供應以及改善脫碳產業的投資環境達成共識。
歐盟天然氣採購平台機制有漏洞 可能容許採購俄羅斯能源 by 李熱葵2023-09-242023-09-24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歐盟力求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現在歐盟打算將各國聯合採購平台 Aggregate EU 永久化,但本月稍早《Politico》披露一則消息指出,這個平台可能容許採購俄羅斯天然氣,這顛覆了平台建構的基本構想。
G7能源環境部長會議:國際能源總署警告再生能源技術和重要礦產上過度依賴中國的風險 by 林貝利2023-04-212023-04-21 《產經新聞》18 日透過採訪多位與會者,得知國際能源總署(IEA)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4 月 15~16 日在日本北海道札幌舉行的 G7 氣候、能源和環境的部長級會議上,對於再生能源技術和重要礦產資源依賴中國的風險提出警告。國際機構的代表點名特定國家做出發言是非常罕見的。透過具體品項和數據進行說明,並敦促 G7 各國採取強化供應鏈等措施。
蒲亭酸德國:至今仍不是主權完整國家 北溪管線破壞事件無法自主 by 王雪俐2023-03-152023-03-15 由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北溪管線破壞事件,可能是親烏分子所為,不過沒有證據顯示受到烏克蘭政府授意,德國檢方的調查則鎖定疑似烏克蘭背景並使用假護照的六人,但不排除這些跟烏克蘭的關聯是刻意掩人耳目的可能。俄羅斯總統蒲亭,駁斥西方關於「親烏團體」破壞的說法,稱這些「傳屬胡說八道」,並強調北溪管線破壞事件是「國家層級」作為。
紐時:北溪管線破壞案疑為親烏克蘭組織所為 但應非基輔授意 by 王雪俐2023-03-092023-03-09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七個月(2022 年 9 月),運行在波羅的海的四條北溪管線有三條遭到破壞,元兇與內幕至今不明,是戰事中一大謎團。3 月 7 日美國《紐約時報》引述美方最新情報指出,破壞北溪管道的是一個親烏克蘭組織,成員可能是烏克蘭人或俄羅斯人,或者兼而有之,但沒有證據表明他們受到烏克蘭政府授意或指使。
刺探歐盟能源安全虛實 俄羅斯情偵挪威本土及斯瓦巴群島 by 王雪俐2023-02-152023-02-15 挪威情報機構警察安全處(PST)發布報告指出,俄羅斯試圖提高歐洲能源壓力,可能試圖搜集更多關於挪威石油及天然氣的情報,「雖然俄羅斯不大可能在 2023 年對挪威領土展前破壞活動,但若莫斯科有意願升級與北約和西方的衝突,這種情況就可能改變」。
有錢能買德意志 卡達收購德國國防及能源企業股權 by 王雪俐2023-01-192023-01-19 世界盃足球賽和歐洲議會副議長涉嫌收賄案,讓卡達進入世界新聞鎂光燈下,在此之前,卡達只是外界印象中富裕的波斯灣產油國。但世足的勞工人權問題和歐洲議會貪腐問題,勾起媒體對卡達的好奇心,有愈來愈多卡達在歐洲的活動被揭露出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卡達對歐洲第一經濟體德國的長期投資。
擺脫依賴俄製風險 日本協助烏克蘭更換美製核能反應爐 by 陳怡菱2023-01-062023-01-06 《產經新聞》2022 年 12 月 30 日報導,透過日烏政府官員證實,日本政府已決定支援烏克蘭將其目前國內 4 座核電廠 15 個俄製反應爐換成美製。日本政府下屬的金融機構將向美國反應爐製造商供應零件的日本企業提供貸款和保險。同時,針對有遭俄軍破壞且正在進行除役工作的車諾比地區,日本政府還將提供測量輻射量和清除受污染土壤的技術。
歐盟定天然氣價格上限是政治幻覺?匈牙利反對、荷蘭奧地利棄權 by 王雪俐2022-12-212023-07-24 歐盟成員國終於就歐盟液化天然氣價格採購上限機制達成政治協議。這項計畫正式名稱為市場矯正機制,規定歐盟主要貿易中心的天然氣價格連續三個工作日超過每百萬瓦時 180 歐元,且連續三個工作日高於全球天然氣價格每百萬瓦時 35 歐元,價格就會受到限制。將自 2023 年 2 月 15 日起實行一年。
逼德國啟用北溪二號?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可由完好的B線送天然氣給歐洲 by 李熱葵2022-10-062022-10-06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表示,破裂的北溪一號、二號共三條天然氣輸送管線已經停止洩漏天然氣,壓力已經穩定下來,且有可能透過尚存完好的一條管線恢復輸送天然氣。值得注意的是,這所謂尚存完好的管道是北溪二號的 B 線,而北溪二號因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遭到德國凍結程序,事實上至今尚未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