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歐洲發生半世紀以來僅見的乾旱,嚴重破壞歐陸的農作,匈牙利的向日葵田因而乾枯,西班牙橄欖收成減少了三分之一,羅馬尼亞蜂蜜產業也岌岌可危。而在歐洲議會,有越來越多議員開始考慮一個垂手可得的解決方案:基因改良的超級農作。

關於基因改造作物,歐盟的規定堪稱世界最嚴格,各成員國政府與民眾之間對於基因改造生物​(GMOs)​也沒有共識。目前歐盟只批准一種基因改作物,是一種抗蟲的玉米,而且只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種植。

​農業生技巨頭企業如​拜耳(Bayer)​和商科迪華(Corteva)​表示,他們的科學家可以用 CRISPR-Cas9 等基因編輯工具來精確設計能夠承受惡劣條件的作物,只需要歐盟監管機構給他們機會。

​​基因編輯​農作物的支持者表示​,這項技術與傳統​的​基因改造完全不同,​無須​引介任何外來物質​進入作物的 DNA。該產業的科學家表示,經過基因編輯的植物與使用傳統育種方法獲得的植物幾乎相同​,只是新技術​更加精確,能讓作物獲得抗旱或抗蟲害​等明確的特性​。商科迪華​的​科學家表示,這是一種重新排列既存 DNA 的技術,「只是加速傳統育種的腳步而已」。

​CRISPR-Cas9 基因編輯工具如何工作(圖/中研院研之有物/CC BY-NC-ND 4.0)

延伸閱讀: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 人體基因編輯是在編什麼?五分鐘搞懂基因神剪 CRISPR

業界認為基因編輯作物應該像傳統作物一樣對待。但​歐洲法院​在 2018 年​認定基因編輯作物繼續受現有​ GMO 管理框架的限制,必須滿足嚴格的風險評估,這令​​企業和研究人員​深​感沮喪。​不過三年後歐盟執委會公布一項研究認為,2001 年起採用的監管框架出現早於​ CRISPR-Cas9 等基因編輯工具​的發明,已經不再合適,且使用基因編輯技術​雖​​可能​會引發倫理問題,​但「​不使用基因編輯技術而錯失機會也​會引發倫理問題」。

現在​歐盟執委會正在​考慮要就​​基因編輯作物制定一個新的監管框架,​稱之為新基因組技術(NGTs)​,​預計將在明年上半年提出​草案​。​但環保組織、小農和有機農民認為,貿然允許這些技術進入歐盟市場,會帶來道德和健康風險,且目前拜耳和商科迪華​兩家公司​掌控全球 40% 的商業種子市場,也可能助長企業控制食物體系。

​​然而,即使在​管理規範較為鬆弛的世界其他地區,也沒有科學家有能力透過基因編輯而研發出耐旱的作用,更遑論抗旱的作物。阿根廷​有較能​承受乾燥條件的小麥,但​不是基因編輯作物,而是轉基因作物,部分 DNA 是從向日葵中剪接而來​。因此新基因組技術​的質疑者認為,農業生技公司只是開出「空洞的承諾」,事實上無法兌現支票。

參考新聞來源:
2022/10/04    Politico EU(政客雜誌歐盟版)    Like it or not, gene-edited crops are coming to the EU

編輯推薦

擺脫中國世界觀 台灣前進太平洋的挑戰 

台灣總統賴清德先前訪問太平洋島國,並過境夏威夷、關島,美媒《外交家》(The Diplomat)指出,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外交策略,代表台灣政府嘗試融入太平洋國家。

January 4, 2025

2024年假訊息、假帳號暴增 國安局揭露中共認知作戰手段

國安局今(3)日發布「2024 年中共爭訊傳散態樣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中共持續利用複合手法,對台灣散播「疑美」、「疑軍」、「疑賴」論等爭議訊息,企圖削弱民眾對政府信心、升高社會對立氛圍。尤其 2024 年中共在各大平台創建的「假帳號」,以及散佈之「爭議訊息」數量,皆出現成長。

January 3, 2025


展望2025 美智庫:台海潛在風險大增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日前刊出 2025 展望報告,並回顧 2024 年中國在習近平的高壓統治下,黨政權至高無上。雖然表面看似平靜,但實際上卻面臨眾多內部問題,包括經濟、社會衝突、地緣政治緊張、美國高科技制裁。

January 2, 2025


天文台也要軍民兩用?中國發展太空霸權背後的圖謀

兩名中國太空人 12 月 24 日出艙任務在太空行走 9 小時,打破美國在 2001 年保持的 8 小時 56 分鐘紀錄,這是中國野心勃勃太空計畫的最新里程碑,其背後的用意是透過競逐太空來按照自己的設計重塑國際秩序。

January 1,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