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家李怡,於昨日(5日)上午病逝於台北國泰醫院,享耆壽 87 歲。李怡以著書、寫作為業,長年關注自由民主議題,於香港國安法通過後移居台北,儘管晚年出書頻率不若以往,但仍在社群平台上著有《失敗者回憶錄》(下稱《回憶錄》)連載,以回顧過往經歷,也揭露近代中共執政內幕及評論現局。

香港資深時評家李怡,先前出席「時代革命」座談會,提醒台灣雖身處民主,仍要警惕中國強權時刻緊逼。(圖/中央社)

早年目睹戰爭養成憂患意識 轉向關鍵:中國共產黨將人民當作犧牲品

李怡年少時期曾短暫居住於上海,在當時政權下,親身歷經戰時砲聲隆隆的場景。而後李怡父親被日本指控為重慶間諜遭到通緝,全家被迫逃亡。當時家族的狼狽倉皇、社會因戰爭而動盪深印李怡心中,年少時期便飽嚐苦難的他,使得「中國救亡的愛國、憂患意識」在心中紮根。

1998年《九十年代》休刊,香港電台致贈李怡的紀念禮。
(圖/facebook.com/mrleeyee)

《七十年代》揭露白色恐怖真相 堅持獨立媒體公正監督掌權者

《七十年代》與台灣的淵源也相當深厚,在 1976 年台灣正值戒嚴時期,當時《七十年代》報社便成為當時「禁音」社會的發聲管道,刊登不少在台灣被打壓的不同意見書,也提供媒體身份為民主抗爭運動出力。

圖為1998年當時是《九十年代》總編輯的李怡接受中央社專訪。(圖/中央社)

李怡在《回憶錄》中自嘲,當時台灣的媒體被政府掐緊喉嚨,所播報的新聞都與政府同聲調。但《七十年代》立場與中國國民黨相異,因此在台灣的情治機關眼中,李怡和報社被視為敵人。然而,李怡堅持報社必須保持獨立性、公正性,媒體不能成為黨派宣傳的工具,在開放的社會中,受眾會接觸到不同的資訊,而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立場。

珍惜自由 眼見香港淪陷 已屆高齡仍不斷以筆書關切時事

近年香港的反送中運動,更激發了李怡對家鄉糾結的情緒,也持續對政局的不斷反思。一生為自由奮鬥,無畏中共強權、屢屢奮勇的李怡,眼見香港年輕人的掙扎,以及逐漸淪陷至中共手中的香港,讓已應想退休安穩的李怡仍身感肩上的任務。

李怡於雨傘革命時於香港旺角佔領區聲援。(圖/facebook.com/mrleeyee)

他在《回憶錄》中指出,香港傳媒、政界以至整個社會從文明到「始於作偽,終於無恥」的淪落,對於他晚年的影響比年輕時期更深。甚且,他認為,在這樣的時代環境下,他晚年所寫的文章,比過去更有價值、對年輕一代仍具有十足的影響力。

畢生都在閱讀、寫作的李怡認為,閱讀能使人自由,也能使人不自由,關鍵在於讀者的批判能力。唯有將知識與生活結合,才是自由的。他不因讀書的身份而流於象牙塔之上,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都積極投入社會運動,身體力行他的人生哲理。

參考新聞來源:

臉書

編輯推薦

擺脫中國世界觀 台灣前進太平洋的挑戰 

台灣總統賴清德先前訪問太平洋島國,並過境夏威夷、關島,美媒《外交家》(The Diplomat)指出,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外交策略,代表台灣政府嘗試融入太平洋國家。

January 4, 2025

2024年假訊息、假帳號暴增 國安局揭露中共認知作戰手段

國安局今(3)日發布「2024 年中共爭訊傳散態樣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中共持續利用複合手法,對台灣散播「疑美」、「疑軍」、「疑賴」論等爭議訊息,企圖削弱民眾對政府信心、升高社會對立氛圍。尤其 2024 年中共在各大平台創建的「假帳號」,以及散佈之「爭議訊息」數量,皆出現成長。

January 3, 2025


展望2025 美智庫:台海潛在風險大增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日前刊出 2025 展望報告,並回顧 2024 年中國在習近平的高壓統治下,黨政權至高無上。雖然表面看似平靜,但實際上卻面臨眾多內部問題,包括經濟、社會衝突、地緣政治緊張、美國高科技制裁。

January 2, 2025


天文台也要軍民兩用?中國發展太空霸權背後的圖謀

兩名中國太空人 12 月 24 日出艙任務在太空行走 9 小時,打破美國在 2001 年保持的 8 小時 56 分鐘紀錄,這是中國野心勃勃太空計畫的最新里程碑,其背後的用意是透過競逐太空來按照自己的設計重塑國際秩序。

January 1,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