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於 10 月 7 日出爐,由一名個人及兩人權團體獲得。分別為白俄羅斯(Belarus)人權領袖畢亞利亞茨基(Ales Bialiatski)、俄國人權團體「紀念」(Memorial)及烏克蘭人權團體「公民自由中心」(Centre for Civil Liberties)獲得。此份名單凸顯對俄羅斯壓迫人權的關注。

位於挪威的審查委員會表示,多年來,這些獲獎者不僅於公民社會中提倡人權,也勇於批判權力。更在對抗戰爭罪、侵犯人權和濫用權力等領域付出了傑出的努力。他們一同證明了公民社會對和平、民主的重要性。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希望表彰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這三個鄰國的人權、民主與和平共處的傑出倡導者。(圖/@NobelPrize)

白俄人權領袖》對抗當局酷刑虐待 屢被監禁為人權奮鬥不退讓

白俄羅斯人權領袖畢亞利亞茨基,畢生致力推動國內民主與和平的發展。於 1996 年,當時白俄羅斯因憲法修正案賦予總統專制權而引發社會抗爭,畢亞利亞茨基所組成的團體「春天」(Viasna)在該抗爭中發揮關鍵角色,並且提供示威民眾支持。

畢亞利亞茨基多次面對來自政府的壓迫,也曾被監禁、未經公正審判而遭逮捕入獄。然而,即便面對強大的壓迫,他並未退縮,仍堅持留在白俄羅斯為同胞爭取人權與民主。

俄羅斯人權領袖畢亞利亞茨基,畢生致力推動國內民主與和平的發展。(圖/Spring96)

俄人權團體「紀念館」》面對過去蘇俄罪行 防止未來重蹈覆徹

由蘇俄時期的人權團體成立的「紀念館」,是俄國最大的人權組織。理念是面對過去曾犯下的罪行,防止未來再犯,並確保曾被共產政權所逼迫的受害者不被遺忘。

2021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由俄羅斯獨立媒體《新報》總編輯穆拉托夫及菲律賓記者雷薩共同獲得。(圖/facebook.com/Novaya Gazeta)

「紀念館」將俄國政權過去曾政治壓迫、侵犯人權所留下的資料系統化編列,使其成為俄國政治犯檔案最權威的來源。並且,「紀念館」無畏當局者強權,仍舊堅持促進人權,打擊軍國主義。

2021 年,俄國政府強制清算「紀念館」,並永久關閉所屬的受害者文獻中心,然而「紀念館」的相關人士不接受此項決定,仍勇於發出反對的訊息。

人權團體Memorial的工作人員(圖/twitter@k_sonin)

延伸閱讀:「俄殺聲命」俄國最後獨媒遭停業

烏人權團體「公民中心」》俄烏戰爭中冒險紀錄 有助未來提供證據

審查委員會也提到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並將此獎項頒給即使身處戰地,為了守護人權,仍持續紀錄俄國侵害作為的烏克蘭人權團體「公民中心」。

即使身處戰地,為了守護人權,仍持續紀錄俄國侵害作為的烏克蘭人權團體「公民中心」。(圖/ccl.org)

在今年 2 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公民中心」便擔起了紀錄俄國對烏克蘭犯下戰爭罪的責任,委員會指出,該中心是先鋒的角色,在未來可以讓有罪的一方為罪行負責。

參考新聞連結:

2022/10/07 NobelPrize.Org The Nobel Peace Prize 2022
2022/10/07 RFE/RL Nobel Committee Champions Human Rights With 2022 Peace Prize

pourquoi more

報呱相關

「俄殺聲命」俄國最後獨媒遭停業

俄烏戰爭以來,俄羅斯官方不僅對烏克蘭國土進行蠻橫的侵略、轟炸以外,對國內人民權利的干涉與侵害也不遺餘力。本週一俄國最後《新報》於官網宣布,將在俄國對烏克來的「特殊行動」終止以前,暫停線上及實體印刷刊物的發行。

陸 瑪丁‧ April 3, 2022

編輯推薦

擺脫中國世界觀 台灣前進太平洋的挑戰 

台灣總統賴清德先前訪問太平洋島國,並過境夏威夷、關島,美媒《外交家》(The Diplomat)指出,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外交策略,代表台灣政府嘗試融入太平洋國家。

January 4, 2025

2024年假訊息、假帳號暴增 國安局揭露中共認知作戰手段

國安局今(3)日發布「2024 年中共爭訊傳散態樣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中共持續利用複合手法,對台灣散播「疑美」、「疑軍」、「疑賴」論等爭議訊息,企圖削弱民眾對政府信心、升高社會對立氛圍。尤其 2024 年中共在各大平台創建的「假帳號」,以及散佈之「爭議訊息」數量,皆出現成長。

January 3, 2025


展望2025 美智庫:台海潛在風險大增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日前刊出 2025 展望報告,並回顧 2024 年中國在習近平的高壓統治下,黨政權至高無上。雖然表面看似平靜,但實際上卻面臨眾多內部問題,包括經濟、社會衝突、地緣政治緊張、美國高科技制裁。

January 2, 2025


天文台也要軍民兩用?中國發展太空霸權背後的圖謀

兩名中國太空人 12 月 24 日出艙任務在太空行走 9 小時,打破美國在 2001 年保持的 8 小時 56 分鐘紀錄,這是中國野心勃勃太空計畫的最新里程碑,其背後的用意是透過競逐太空來按照自己的設計重塑國際秩序。

January 1,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