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10 月 17 日)歐洲議會議長梅特索拉(Roberta Metsola)在《歐盟觀察家》發表文章指出,烏克蘭戰爭使歐洲安全架構陷入危機,歐盟必須採取果斷措施,以減少對外依賴,並加強戰略自主,要做到這一點,「包括德國在內的成員國必須步調一致」。
在此之前,德國總理蕭茲改變二戰以來德國保守態度,承諾德國會將國防預算增加到 GDP 的 2%,並投資 1,000 億歐元用於國防採購,但整體而言,德國作為歐陸最大經濟體,對烏克蘭提供的協助並不很多。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10 月 3 日為止,就金額而言,全球援助烏克蘭最多的五個國家分別是美國(超過 250 億美元),英國(低於 50 億美元,不到美國的五分之一),然後依序是波蘭、德國、加拿大。
但若以援助金額對 GDP 佔比來看,全球對烏克蘭援助最多的國家是波羅的海三國,以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最多(都超過 GDP 的 0.8%),其次是立陶宛(超過 0.3%),其次是波蘭(約 0.3%)、斯洛伐克(0.2%)、英國和美國(超過 0.1%)。德國在這個比較榜上排名第 16,援助金額佔其 GDP 不到 0.05%,與之相當但略少的是排名第 17 的克羅埃西亞,之後是援助比例約為德國一半的荷蘭、澳洲和比利時。
從數字上看來,西歐及北歐等富裕國家對烏克蘭的援助遠不如東歐和波羅的海三國,一方面因為西歐國家對俄羅斯軍事野心的理解較低,一方面則是綏靖主義作祟,此外德國還多了二戰的侵略者包袱。即便如此,德國對烏克蘭的援助金額畢竟居於歐陸第二(僅次於與烏克蘭接壤的波蘭),因此不論歐盟本身或其他盟友,都期待德國在維護歐陸和方面,承擔起領袖的責任。也是基於這個理由,梅特索拉呼籲德國等有歷史包袱的國家改變保留態度,轉而「在歐洲安全架構發揮重要影響力」,她並且直言這包括「提供烏克蘭重型武器、坦克和防空系統,同時也要相互分攤成本」。
自從戰爭爆發以來,德國就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起先都是低階設備如頭盔等,現在則提供火箭系統、自走榴彈砲、高射砲等重武器。德國提供的第一個防空系統目前已經運抵烏克蘭,但因為生產能力的限制,另外三個恐怕要等到明年才能交付。
參考新聞來源:
2022/10/18 EUObserver(歐盟觀察家) Metsola: EU security and defence union needs to 'step up'
2022/10/14 CFR(外交關係協會) On the Ukraine War, Germany Has a Leadership Problem. Here’s 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