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副總統賀錦麗訪問泰國和菲律賓期間,公佈向兩個東南亞盟友提供使用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 SMRs)的小型核電廠計畫,以幫助泰國和菲律賓減少破壞氣候的碳排放。但專家警告說,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距離投入使用還有數年時間,而且仍有一些技術障礙。不過,這是美國首次向東南亞國家提供核子技術。

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通常是定義為小於 300 兆瓦的先進核能反應爐。美國官員表示,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可以小到是一個五加侖(18.9 升)桶子的大小,也可以運輸,並按照最高安全、安保和防擴散標準建造。美國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製造商 NuScale 表示,傳統設計是有燃料棒和控制棒,能量透過沸水傳輸,其估計初始成本約為 5 億美元。

不同大小的核能反應爐規模
中間即是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 SMRs),適合小型城市
圖/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白宮在新聞稿中表示,跟泰國的新夥伴關係是建立安全部署先進核反應爐技術的能力。這種夥伴關係可以幫助泰國利用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的獨特優勢,例如可不間斷的提供電力、補充其他潔淨能源、佔地面積小並具有先進的安全功能。泰國政府是設定到 2065 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但沒有 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夥伴關係的時程表。

而美國跟菲律賓的協議同樣是在先進核子技術方面進行合作,確保菲律賓向潔淨能源轉型期間的能源安全。《123 協定》(123 Agreement)即為美國向菲律賓出口核能設備和材料提供法律依據。美國《1954 年原子能法》(Atomic Energy Act of 1954)第 123 節規定,任何希望獲得美國輸出民用核能科技國家,都必須跟美國簽署《原子能和平合作協定》,以防止核子物質和相關科技轉移、擴散。此外,白宮近期的聲明也表示,為了改善關鍵礦物的供應鏈,美國還將支持在菲律賓開發鎳和鈷加工廠。新設施將讓菲律賓的精煉鎳和鈷產量每年增加 20,000 公噸。 

菲律賓於 1976 年馬可仕當政時期就開始在馬尼拉以西約 100 公里的地區建巴丹核電廠。但該核電廠蓋在斷層帶上,因此在 1986 年車諾比事件後出於安全考慮而被封存。巴丹核電廠目前是用於培訓和教育目的的研究反應爐。泰國目前無核電廠。印尼也對核電廠有興趣。

根據泰國核能技術研究所的研究,泰國政府的能源選擇有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風能、太陽能和使用燃氣和蒸汽渦輪的高效能循環發電廠。其中這些小型核電廠號稱是溫室氣體零排放、可運輸、可搬遷、可在工廠生產,適用於偏遠地區或工業園區。但鑑於 2011 年日本海嘯引發的福島核災,泰國人擔心安全問題。其他障礙還包括投資者數量有限以及缺乏核能相關法規。

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構造與尺寸
圖/U.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點圖放大

專注於科學技術新聞資訊網站「科技藝術」(Ars Technica)的科學編輯 John Timmer 表示,對於核反應爐,原則始終是安全第一。出於這個原因,批准過程往往很漫長,並且包括大量文件往來。他說:「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已被設計得更安全,但它們(在美國)還不是完成品,所以很難說在現實世界是否能證明是設想的那樣,以及它在應對氣候變遷的用處有多大,大約十年來,我一直有聽說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在建造完成並了解它們的運行情況和成本之前,我會有點懷疑。人類從來沒有建造過,所以這將是種學習經驗,而且在最初幾年,建造起來會更昂貴、更複雜。」

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表示, 大多數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計畫都還處於概念階段,中國和俄羅斯是運轉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原型的國家之一。澳洲昆士蘭大學經濟學家 John Quiggin 表示,把核電廠與煤炭、天然氣或太陽能和風能的經濟可行性相提並論是種「普遍的誤解」。他說:「當受到壓力時,核能擁護者們大多會將爭論轉移到小型模組化反應爐定義不清的概念上,但這種概念現實上並不存在,可能永遠都不會(存在)。這些都是無法回收再利用的原料,而且價格昂貴,因為它們沒考量規模經濟。(因此)一旦反應爐可以在工廠生產,『模組化』的想法就是用量產的經濟收益來彌補這種弱點(指造價高)。

最近有很多關於復興核電的討論,部分原因是為了滿足取代俄羅斯能源的需求,部分是為了長期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問題。」John Quiggin 預計小型核電廠的數量會很少。脫碳目標幾乎還是得由太陽能和風能來完成。

參考來源:
2022/11/23 Benar News US to supply Thailand, Philippines with modular nuclear reactors
2022/11/20 Bloomberg US, Philippines to Negotiate Nuclear Power Tech-Sharing Pact

編輯推薦

擺脫中國世界觀 台灣前進太平洋的挑戰 

台灣總統賴清德先前訪問太平洋島國,並過境夏威夷、關島,美媒《外交家》(The Diplomat)指出,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外交策略,代表台灣政府嘗試融入太平洋國家。

January 4, 2025

2024年假訊息、假帳號暴增 國安局揭露中共認知作戰手段

國安局今(3)日發布「2024 年中共爭訊傳散態樣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中共持續利用複合手法,對台灣散播「疑美」、「疑軍」、「疑賴」論等爭議訊息,企圖削弱民眾對政府信心、升高社會對立氛圍。尤其 2024 年中共在各大平台創建的「假帳號」,以及散佈之「爭議訊息」數量,皆出現成長。

January 3, 2025


展望2025 美智庫:台海潛在風險大增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日前刊出 2025 展望報告,並回顧 2024 年中國在習近平的高壓統治下,黨政權至高無上。雖然表面看似平靜,但實際上卻面臨眾多內部問題,包括經濟、社會衝突、地緣政治緊張、美國高科技制裁。

January 2, 2025


天文台也要軍民兩用?中國發展太空霸權背後的圖謀

兩名中國太空人 12 月 24 日出艙任務在太空行走 9 小時,打破美國在 2001 年保持的 8 小時 56 分鐘紀錄,這是中國野心勃勃太空計畫的最新里程碑,其背後的用意是透過競逐太空來按照自己的設計重塑國際秩序。

January 1,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