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對手?短時間內無法消弭的歐中歧見 by 譚義雷2023-11-152023-11-15 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 11 月 14 日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以「重建雙方互信」為題發表演說,指稱歐盟近年來採取「去風險化」的思維,是充滿獨斷、片面,將政治考量強加在經濟事務之上的想法。所謂降低對中國原物料、太陽能面板、電池等產品的依賴,對中國的電動車、風力發電機組展開反補貼調查等,本質上也是有違世界貿易組織規範的保護主義。
歐盟全球門戶首屆論壇 三千億歐元基金強調與「中」不同 by 李熱葵2023-10-262023-10-25 中國大張旗鼓建構「一帶一路」,歐盟則推出「全球門戶」計畫(Global Gateway)分庭抗禮。本週三(10 月 25 日)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在首屆全球門戶論壇接待各國領袖,要大力推銷高達三千億歐元的「全球門戶基金」,並主張全球門戶相對於「一帶一路」的優勢。
歐盟貿易執委訪中 籲公平競爭、縮減雙邊貿易逆差 by 王雪俐2023-09-282023-09-30 負責貿易事務的歐盟執委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上週末展開為期四天(9 月 23~26 日)的中國訪問。造訪上海時,杜姆布羅夫斯基斯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表示,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歐盟無意與中國「脫鉤」,但雙方關係的「某些面向」存在問題,有待解決。
歐盟亞太總司長:中國應交代失蹤外長下落 by 王雪俐2023-09-022023-09-02 甫離任的歐盟對外事務部亞太總司長維綱(Gunnar Wiegand)在離職前夕受訪時表示,前中國外長秦剛在任七個月後突然失蹤,至今已兩個月沒有在公開場合露面,中國應該對此提出解釋。
反擊荷蘭DUV禁令 中國宣布禁止鎵鍺輸出「不友善國家」 by 王雪俐2023-07-062023-08-06 上週五(6月30日)荷蘭宣布新的微晶片出口管制措施,限制艾司摩爾(ASML)生產的晶片製造機器銷售到中國。在此之前,ASML生產的極紫外光(EUV)設備必須獲得約24項許可才能出口中國,而過去幾年裡,ASML一直未能獲得此種許可,將於今年9月生效的禁令則根本禁止ASML的EUV設備出口到中國。
經濟學人:台海戰爭將導致歐洲國民總支出下降2% by 王雪俐2023-05-182023-05-18 過去數月間,歐洲重要政治人物紛紛造訪中國,顯示歐洲政壇面對中國步調很不一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歐洲導致「分類效應」,東歐國家普遍對俄中友好關係抱持疑慮,一如他們以懷疑眼光看待馬克宏的「歐洲戰略自主」疑美論。而這些分歧正是中國所樂見也樂於利用。
強化制裁防堵漏洞 歐盟或啟動治外法權制裁中國7企業 by 王雪俐2023-05-112023-05-11 5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歐盟認為有七家中國企業被控出售可供戰爭用途的武器給俄羅斯,將對這些企業展開制裁。被制裁的有兩家中國公司:三合成半導體以及金派科技,還有五家香港公司,分別為 Sinno Electronics、Sigma Technology、Asia Pacific Links、Tordan Industry 以及 Alpha Trading Investments。
【蕭良嶼】明明就是個跑龍套卻一直想當主角的馬克宏 by 蕭良嶼2023-04-152023-04-15 法國人是個頗具幽默感的民族,他們選出的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主修公共行政,但言行卻常常比真的當過喜劇演員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更引人發噱。有鑑於烏克蘭與台灣目前正是全世界動見觀瞻的兩個地方,很難不覺得馬克宏是在趁著別人的危機刷自己的存在感。
愈制裁中俄關係愈鐵!歐美如何看待俄羅斯戰略夥伴中國? by 謝時2022-04-022022-04-02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 2022 年 4 月 1 日在北京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召開視訊會議。隨著歐美各方興起檢討對中政策的時候,這場被外界批評為「愚人節峰會」的會議沒有會後聯合聲明、亦沒有召開記者會,這也顯示著中國領導人與歐盟高層沒有達成任何實質共識。
【報呱全世界】EP89 礦坑裡的金絲雀 —— 立陶宛 by 編輯室2022-01-092022-01-09 自從去年 3 月間立陶宛宣布將在台灣設立貿易辦事處、之後台灣亦宣布將在立陶宛首都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後,立陶宛開始面對中國一連串的恐嚇和貿易報復,中國醜陋嘴臉與鴨霸行徑全世界都看清楚了。為什麼立陶宛突然會和台灣建立起這麼深刻的情誼?請聽主持人阿妙和可樂從台、立的關鍵科技產業來談,為什麼我們足以無畏拒中、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