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遭日本集英社列「中國」歷史人物 藍委:沒太大問題 by 林奕辰2023-11-032023-11-03 日本集英社《亞洲人物史》(アジア人物史)系列套書,卻將前總統李登輝歸類為「中國」歷史人物。對此,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今(3)日發聲明表達遺憾,強調李登輝是台灣人。行政院長陳建仁也呼籲集英社尊重李登輝對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看法,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局長矢板明夫則分析背後不排出有中國施壓。不過國民黨立委李德維持認為集英社歸類沒有太大問題,指出「中華民國就是中國」,要說李登輝是日本人、中國人、台灣人都沒問題。
【金恒煒】打斷台灣人的「沈默」之鏈──彭明敏的救贖之道 by 金恒煒2023-10-082023-10-15 彭明敏一生至少有三次碰釜沈舟的驚天之舉:在高雄中學他寧可「退學」,孤身到日本留學;第二次,在東京帝大,悍然拒絕當自願兵投入二戰,然後棄學投奔長崎,我判斷他沒有告知學校而離開;第三次,即使在白色恐怖的肅殺下,敢領銜出手,其實也符合他「衝髮一怒」的秉性。重要性外,還有另一種解讀,是思想層次上的另一重意義。
蒲亭的歷史教科書 為了侵略烏克蘭而存在 by 李 運理2023-09-022023-09-02 9 月 1 日,同時也是俄羅斯的開學日,全新編寫的教科書正式在學校中作為教材,未來預計向在俄國學生 11 年級(高中的最後一年)的課堂上教授。這批有爭議的教課書被批評與歷史關聯極小,並且重回蘇聯時期灌輸意識形態的做法。
履勘張七郎父子墓園 陳菊:政院未善盡保存不義遺址責任 by 林奕辰2023-08-252023-08-25 監察院人權會主委陳菊與監委范巽綠日前屢勘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張七郎父子墓園,並與家屬進行會談,表示政府相關單位未盡不義遺址保存維護責任,期盼相關單位能積極作為完成轉型正義任務。
【蕭良嶼】太陽花世代的結束:柯文哲與黃國昌應從借來的神壇上滾開 by 蕭良嶼2023-06-192023-06-19 反服貿運動是一場改變台灣命運的關鍵歷史事件,它間接促成了台灣政黨輪替,保護了台灣不在美中貿易戰裡成為馬前卒,更讓台灣免於重演和平醫院的悲劇。然而,未曾經歷馬英九統治時期的年輕選民,無法理解這些差異何在…
【魏聰洲】「中正紀念堂」改為「歷任總統圖書館」可能不是好方案 by 魏聰洲2023-04-062023-04-06 從 2020 年起,陸續有知名人士倡議將國史館的總統史料文物部門發展為「歷任總統圖書館」,以此更新「中正紀念堂」名稱與內部功能,今年二二八前夕甚至出現九位社會賢達連署背書,這些人皆認定這個替代方案有益於轉型正義,甚至有助於國族融合。容我分享一些相反意見。
【報呱全世界】EP145 2023險峻政經風險接踵襲來 ft. 趙君朔 by 編輯室2023-02-142023-02-14 本週要繼續來介紹書籍,但是有別於先前介紹的台語繪本,這是一本撰寫獨裁者的故事:《極權基因:中國、北韓與俄羅斯,如何扭曲歷史,塑造統治國家的基礎?》而與我們一起談論這本書的特別來賓是思想坦克作家趙君朔先生。
「流麻溝十五號」今日起全台上映 賴清德:別讓犧牲在台灣這塊土地再次發生 by 林志鴻2022-10-282022-10-28 電影「流麻溝十五號」今日起全台上映。副總統賴清德昨晚出席首映會,全程觀賞影片,並邀請國人共同支持這部作品,讓優秀製作團隊有更大的力量拍攝下一部優質電影。賴清德表示,我們這一代的人,除了有責任把上一代的故事傳承給下一代,讓他們了解台灣歷史、進一步團結合作外,另一個使命,就是不讓犧牲的事再次在台灣這塊土地發生。
印度獨立75週年:執政黨推國旗運動背後的民族主義 by 蔡侯塞2022-08-162022-08-16 8 月 15 日是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獨立 75 週年。執政的印度人民黨(BJP)為紀念這一里程碑而發起的眾多活動和計劃中包括懸掛印度國旗三色旗(Har Ghar Tiranga)活動,並拍照在自己的社群媒體發表。印度政府表示,這是場喚起人民心中愛國情懷的活動。
日本前防衛大臣率團訪台 石破茂:繼承安倍遺志和台灣具體合作 by 林志鴻2022-07-282022-07-28 總統蔡英文與副總統賴清德今日接見「思考日本安全保障議員之會」訪台團。蔡英文感謝日本政府在不同的國際場域,多次強調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對於安倍前首相不幸遇難,賴清德表示,這是日本的損失、台灣的損失、也是國際的損失,也再次代表台灣人民表達哀悼之意。石破茂指出,台日應該怎麼合作,雖然大家有共同的精神理念,但目前在具體行動作為上還欠缺共識,希望經由這次的訪問建立契機,一個一個解決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