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內部氣候變遷不同調:德國派、法國派戰內燃機產業與歐洲汽車轉型 by 李熱葵2023-03-152023-03-15 歐盟致力對抗氣候變遷,為削減交通運輸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至晚到 2035 年底停止銷售使用內燃機的汽車及貨車,此一政策已經獲得歐洲議會及各成員國原則同意,但週一(3 月 13 日)歐盟成員國部長在史特拉斯堡會議後,有幾國部長表示,歐盟的這項政策必須修改。
確保可再生氫生產過程是綠色能源 歐盟擬12月中公布新規範草案 by 李熱葵2022-12-042022-12-04 歐盟致力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氫或許能在其中發揮關鍵影響力,然而由於監管規範不完善,氫市場成長一直非常緩慢,氫是否屬於「綠色」能源,相關規定也遲未定案。不過專門報導歐盟政治及政策的線上媒體《歐洲動態》12 月 2 日披露一份歐盟內部文件,是關於認證氫為可再生能源的規則草案,顯示這方面可能終於有所進展。
COP27 峰會設立損失及損害專款 歐盟:中國也應負責 by 李熱葵2022-11-23 為期兩週(11 月 6-18 日)的聯合國 COP27 氣候大會上,彌補氣候變遷所造成損失的專款是否能夠通過,攸關開發中國家應對氣候變遷的能力,是各界關切的重要問題,經過多日漫長的談判,最後 COP27 決議設立氣候損失與損害專款,是氣候變遷會議史上一項重大進展。
腐化食物產生全球十分之一溫室氣體 食物浪費問題亟待改善 by 李熱葵2022-11-162022-11-16 聯合國統計顯示,全球每年浪費食物高達 9.31 億公噸, 且被浪費食物很少被回收再利用,多半被送往垃圾掩埋場,在腐化過程中釋出大量溫室氣體,約佔每年排放溫室氣體總量的十分之一。人均浪費食物最多的前十個國家分別是:紐西蘭、愛爾蘭、美國、澳洲、加拿大、盧森堡、丹麥、荷蘭、立陶宛、奧地利。ˇ
【林雨蒼】便宜的電費,是台灣邁向淨零路上的障礙 by 林 雨蒼2022-07-232022-07-23 在淨零減碳的趨勢下,台灣的電價一直是淨零轉型的一大障礙。跟許多國家比較,台灣的電價便宜許多。過往,台灣利用便宜的電價以發展工業,但在台灣人習慣便宜電價之後,每次上漲電價,總會成為政治對手炒作的標的,使執政黨很難決定上漲電價。
仍苦惱於飢荒、醫療資源不足 非洲國家:能源轉型應由富裕國家先行 by 李熱葵2021-11-112021-11-11 第二十六屆全球氣候變化大會(COP26)已近尾聲,但各國應對問題的意見始終未能整合。作為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其國家主席習近平選擇缺席本次大會,以視訊方式發表講話時,也避談中國的責任,只是呼籲已開發國家要加強合作,並協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遷問題,被國際媒體報導為「沒有做出重大承諾」,只是老調重彈。
日相選後鐵人行程訪英參與COP26 日本備妥100億美元銀彈助亞洲脫碳 by 陳怡菱2021-11-052021-11-05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26 次締約方會議(COP26)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舉行。在 10 月底眾議院選後兩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 11 月 2 日出發訪英,因為還需處理組閣和疫情補助金的問題,3 日下午就返國,這是他上任後的首次出訪行程。岸田首相在當地停留不到半天的時間內,在會議上發表了演說,也和美國拜登總統進行了短暫交談,並和英、澳、越的領導人再次確認印太地區的防衛合作。
中國缺席氣候變遷大會COP26 隔空稱五年內發電用煤減少1.8% by 李熱葵2021-11-042021-11-04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26 次締約方會議(COP26)已於之前的週日(10 月 31 日)在蘇格蘭格拉斯哥揭幕,將連續進行到本月 12 日。各界對 COP26 寄與眾望也頗多質疑,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一些正面的消息傳出。
須考量氣候變遷、勞動人權 歐盟簽貿易協定的難度與日俱增 by 譚義雷2021-09-132021-09-13 由於洽簽貿易協定必須將氣候變遷、勞動人權等政策因素納入考量,再也不能單純聚焦在關稅與配額的減免,使得歐盟在可預見的將來都不太可能再敲定一份真正能夠落實生效的貿易協定。
氣候議題:英美中積極火熱商談 歐盟冷淡 by 李熱葵2021-09-132021-09-13 因疫情而延遲一年的第 26 屆聯合國全球氣候變遷大會(COP26)即將於 11 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召開,這次會議合併《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第26次締約國會議、《京都議定書》第16次締約國會議(CMP16),以及《巴黎協定》第三次締約國會議(CMA3),被各界認為是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遷的重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