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呱全世界】EP213 中共新建軍「信息支援部隊」對台有何影響? ft. 何澄輝 by 編輯室2024-06-022024-07-17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成立全新戰略性兵種「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這支直屬中共中央軍委會的新建軍將取代原本的「戰略支援部隊」。這代表什麼意義?習近平為何要將原本已成立 8 年多的第五軍種砍掉重練?本週再一次邀請到熟稔中共政局發展的黑熊學院創辦人暨首席顧問,何澄輝,聽他完整分析中國這個新建信息支援部隊對台海早已開打的資訊戰能對台造成何等程度的威脅。
經濟學人指國會擴權恐外流敏感資訊給中國!225位律師籲立院應接受覆議重啟討論 by 林志鴻2024-05-312024-06-05 立法院會 28 日三讀修正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部分條文等案。英國「經濟學人」期刊報導,國會擴權由「與中國友好的」國民黨與民眾黨推動,部分台灣民眾因此擔憂遭立委出賣給中國。對此,超過 200 名執業律師今日發表聯合聲明,呼籲行政院應依憲法規定提出覆議,而立法院應接受覆議,並在委員會內充分審議。
習近平訪歐3國 國安局示警:中國意圖拉歐制美、削弱挺台氛圍 by 林奕辰2024-05-122024-05-12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明(13)日將邀國家安全局、外交部報告「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訪歐後國際關係變化對我國安之影響」。報告指出,中共意圖分化歐盟團結與美歐關係,藉法國強調戰略自主牽制歐盟與美歐合作,並鞏固在歐親中力量、煽動反美意識進行內部分化;中國未來將加大干擾歐洲友台活動,干擾台歐議會外交,削弱挺台氛圍。
連江縣政府代辦「福馬同城通」交通卡 洪申翰痛批:幫中國做統戰打手 by 林志鴻2024-05-102024-05-10 中國福建省政府主辦「福馬同城通」交通卡,讓馬祖居民到中國福州市享各項優惠,辦卡就給人民幣 300 元儲值金。民進黨立委林楚茵指出,這是中共以小恩小惠、做地方包圍中央的統戰工作,背後還有更大的國安問題。民進黨立委洪申翰痛批,連江縣府是地方政府,有關對外事務應洽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不應違法擅作主張,相關單位應介入查辦。
沈伯洋提立委赴中納管遭藍白封殺 郭國文:爭寵搶中共第一代理人 by 林志鴻2024-05-032024-05-03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等 18 位立委提案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 9 條及第 91 條修正案,要求我國民代若參與立法院秘密會議者,前往中國需要申報。該案於 4 月 23 日立法院程序委員會中,被國民黨立委以人數優勢封殺。今(3)日院會表決,藍白聯手以贊成 56 票、反對 49 票擋下,未能進入一讀。
魂不附體—台教會再駁所謂的黃埔精神 by 林志鴻2024-04-252024-04-26 今年是黃埔陸軍軍校創立一百周年。台灣教授協會與台灣永社表態反對國防部紀念黃埔百年,應以台灣為主體,去除黃埔迷思。中華民國陸軍官校校友總會回應,22 年前政黨退出國軍後,軍校與軍隊早已國家化,已是標準的「國軍」。台教會指出,在中共機艦擾台下退將們還前去中國慶祝黃埔校慶,國民黨立委還以預算要挾國防部,邀請共軍來唱黃埔校歌。
八旗總編富察赴中探親被捕滿週年 沈伯洋:我們都有機會是下一個 by 林志鴻2024-03-222024-03-22 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李延賀)去年 3 月赴中國探親時,在上海遭中共國安單位「秘密拘捕」,事發經過一年,迄今公開音訊全無。陸委會表示,關於富察案有持續關注,以及跟家屬聯繫彼此通報掌握訊息。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強調,除了關心富察之外,要關心的還有會被大量威脅的國人、中配、取得居留證的外國人,如果不關心,我們都有機會是下一個。
中國修訂保守國家秘密法 美專家:應禁止遵守中國法規之企業參與國家合約 by 林奕辰2024-03-192024-03-19 美國《國會山莊報》(The Hill)本(3)月 15 日刊出文章,指出中國政府恐利用新修訂之《保守國家秘密法》,強迫在中國經營之美國科技公司交出影響美國政府、公民資訊安全的重要數據。建議拜登政府應採取行動,禁止遵守中國新法規之美國企業參與聯邦政府合約,以確保美國國家安全不受侵犯。
西藏抗暴65週年大遊行3/10台北登場 洪申翰:展現台灣拒絕中國威權決心 by 林志鴻2024-03-082024-03-08 西藏今年在國際人權組織「自由之家」發布的全球自由度報告中,自由程度為 0 分。台灣從 2004 年開始每年都會有紀念西藏抗暴日的行動,由在台藏人舉辦的西藏抗暴 65 週年大遊行活動,將於 3 月 10 日在台北登場。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表示,台灣站在抗中第一線,要讓全世界都看到台灣人和西藏人拒絕中國威權侵擾擴張的決心。
金廈快艇專案報告名稱成攻防焦點 管碧玲:撞船事件是中國最想用的名稱 by 霍布斯潘2024-03-042024-03-04 金廈海域快艇事件至今,不僅成為中台兩方的重大案件,更成為台灣朝野攻防的焦點。對於事件該如何定義也成為雙方爭執的重點,近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與海委會對該案的專案報告名稱產生分歧便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