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314!39名緬甸示威者遭害 聯合國最新數據:軍政府已殘殺138名示威者 by 艾格姆2021-03-162021-03-16 2021 年 3 月 14 日是緬甸軍事政變以來最血腥的日子之一,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表示,這一天至少有 39 名緬甸示威者遭到殺害。包含泰國、印尼在內的東協各國也呼籲緬甸各方對話尋求和平解決危機的辦法。16 日聯合國最新數據顯示,自 2 月 1 日的軍事政變以來,至少有 138 名和平示威者遭到緬甸軍政府殺害。
緬甸政變:600多名警察抗命19名警察逃亡印度 血腥鎮壓局勢升溫 by 蔡侯塞2021-03-092021-03-09 伊洛瓦底江雜誌社(The Irrawaddy) 2021年3月5日報導,緬甸有600多名警官加入公民不服從,拒絕執行軍政府鎮壓人民的命令,而自2月底開始暴力鎮壓以來,警察辭職的人數也急劇上升。緬甸暴力血腥鎮壓情勢升溫,3月8日晚間傳出約有800至1000名示威者,其中大多數為年輕人,被困在仰光附近的三橋區。
美國加碼制裁緬甸 已凍結緬甸在紐約聯準基金 by 王雪俐2021-03-062021-03-06 美國商務部在3月4日發佈的一項聲明指出,美國政府已將緬甸國防部、內政部及緬甸經濟銀行及緬甸經濟控股有限公司兩家軍企集團列入貿易黑名單。這是緬甸政變以來美國政府的又一積極舉措。在這次制裁之前,美國政府已經於2月10日將緬甸主要軍事將領及其家人列入制裁名單。
緬甸228!政變抗爭以來最血腥的一日(圖) by 蔡侯塞2021-03-022021-03-02 2021年2月28日緬甸軍方動武大規模鎮壓抗爭民眾,安全部隊向示威者開火血洗街頭,使得這一天成為2月1日軍方政變以來最血腥的一天。聯合國人權辦公室表示,28日這一天至少有18人被殺,30人受傷。而自政變以來,抗議者被殺害的總數至少達到21人。此外,緬甸軍警至少逮捕了1000 名示威抗議民眾。
【報呱全世界】EP44 緬甸軍事政變與公民不服從 ft. Salima by 編輯室2021-02-282021-06-17 由於緬甸近期發生軍事政變,因此獲得全世界的關注,而緬甸社會也因為民主制度如此輕易的崩壞而群起捍衛、走上街頭力抗軍政府。本集節目邀請到緬甸移民第二代,Salima,以其穆斯林「華」僑背景,與我們從緬甸傳統飲食與族群背景談起,再到嚴肅的政治事件與歷史背景,一窺緬甸這個國家的特殊人文與點滴。
無懼軍政府大抓捕 緬甸社會發起「22222 革命」 by Salima2021-02-232021-02-23 2021 年 2 月 22 日,緬甸社會發起「22222 革命」,除了意指抗議活動日期中的 5 個 2,將此視為吉日,更是要向 1988 年 8 月 8 日,反抗軍政府的 8888 民主運動致敬。自二月初軍政府發動政變後,支持全民盟( NLD )與翁山蘇姬的緬甸民眾,不顧暴政打壓,紛紛在各大城市與各行各業發動抗議。
緬甸情勢惡化:軍方鎮壓深夜抓人、肅殺氣氛籠罩、金融系統癱瘓 by 艾格姆2021-02-232021-02-23 緬甸自從軍事政變後,抗議四起,近日開始出現軍政府強力鎮壓的氛圍。2021 年 2 月 20 日大約有 500 名警察和士兵聚集在緬甸第二大城市瓦城的一個造船廠,驅離工人和其他示威者,雙方在數小時的對峙後,軍警用實彈、橡皮彈、催淚瓦斯、水砲和彈弓驅散示威者,結果造成 2 人死亡。國際旋即針對造船廠驅離事件進行譴責。
中國遭指協助緬甸軍方築網路長城 緬甸抗議人士至中國使館抗議:可恥中國! by 艾格姆2021-02-232021-02-23 在緬甸軍方開始以武力攻擊抗議群眾,並且切斷網路後,中國協助緬甸軍方建置網路長城封鎖緬甸民眾獲取資訊的說法更是甚囂塵上,排華情緒高漲,中國駐緬使館外也幾乎每天都有民眾前往抗議,其中有抗議民眾至仰光中國大使館以緬文、中文和英文舉牌高呼:「可恥!中國!」。中國駐緬甸大使陳海則於 15 日出面駁斥中國協助網路長城的消息。
美國制裁參與軍事政變的緬甸將領 by 艾格姆2021-02-162021-02-16 針對緬甸軍事政變,美國2021年2月11日對參與政變的10人與3個組織進行制裁,其中包括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被任命擔任國防部長的上將米亞吞烏、代理總統的退役將領明穗等人。此外,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12日也宣布,把原本援助緬甸政府的4,240萬美元移轉到可以直接幫助緬甸民間的組織。
緬甸軍事政變背後的中國因素 拜登的第一道外交考題 by 艾格姆2021-02-092021-02-08 緬甸2021年2月1日發生軍事政變後,中國也隨即呼籲,希望各方能夠根據憲法適當處理分歧,維護局勢穩定。然而,就在緬甸軍事政變不到三週之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匆忙安排訪問緬甸,期間還讚揚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暗示著中國獨裁模式正在出口東南亞國家。因此,緬甸軍事政變也被視為是美國總統拜登上任的第一次外交與對中戰略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