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戰爭及全國通貨膨脹升溫下,全球原物料大漲,台灣終於也承受不了國際原物料上漲的壓力,而需要開始討論電價的調漲。

事實上,在淨零減碳的趨勢下,台灣的電價一直是淨零轉型的一大障礙。跟許多國家比較,台灣的電價便宜許多。過往,台灣利用便宜的電價以發展工業,但在台灣人習慣便宜電價之後,每次上漲電價,總會成為政治對手炒作的標的,使執政黨很難決定上漲電價。

但是在近年來,全球開始重視氣候變遷之後,大家發現,環境的隱藏成本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過往在資本主義的運作下,企業往往只以市場價格來衡量產品生產的成本。但是,生產的過程並非僅有原物料的成本,也可能會有環境成本牽涉其中。

隱藏的環境成本代價更高

舉例而言,過往有些工廠因為不願意花錢設置污水處理設備,因此選擇把廢水偷排到河流中,雖然他省下了處理污水的成本,但這個成本卻可能造成周遭環境的汙染,進一步傷害到居民的健康,成為當地居民的健康成本,這很明顯是不公平的作法。

而到了現在,大家發現我們所使用的電力,還有像汽機車及工業生產所使用的化石燃料,會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進而造成全球的升溫。有許多處在低窪地區的民眾,或國家,因為海平面上升而喪失居住的地方。大家應該也發現,台灣近年來的天氣已經跟以前不太一樣,前一陣子我們台灣才遇到了百年大旱,一下雨卻又馬上淹起大水。這種短期內的強降雨在氣候變遷下,將會越來越普遍,這就是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

Aerial view of coal power plant high pipes with black smoke
工業碳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是我們過往所忽視的環境成本,而這些成本代價都由你我被迫吸收。
圖/Envato Elements

因此,全世界開始討論起排放溫室氣體對氣候與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但這並不是過往台灣在規劃電力的時候,所會考慮的影響。我們發電大量仰賴的化石燃料,會造成更多氣候影響。為了進行氣候變遷相關調適,政府需要規劃更多財政支出才能處理,而這些支出應該從用電方面收取。

在這種狀況下所推升的電價,一方面可以用其中的收入進行氣候變遷的相關調適,降低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另一方面也會促使企業進行節電,逼迫企業提高生產的效率,減少碳排放。

企業主的責任在哪?

近年來,在歐盟的碳邊境稅推動下,台灣許多公司也開始注意到了減碳的重要性,節電也成為很重要的減碳作為。但是,台灣便宜的電價卻是節電的兇手,因為便宜的電力會使企業沒有動力節電,進一步還增加用電。

但是,政治人物也清楚,當年馬英九任內提高電價的作為造成很多批評,這樣的作為形同政治自殺。這也是為何近年來環保團體不斷要求台灣應該檢討電費,但台灣卻依然維持在很便宜的電價;近年來在國際通膨的壓力下,調漲電力很可能造成物價上漲,又讓政府更加卻步。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屢次講出「若只漲用電大戶電價,製造業一定出走」等發言,更認為政府應調整能源政策,研議興建核電廠的可能性。
圖/中央社

當此次政府提出要調漲電價時,不意外的,又有如林伯豐這種企業主跳出來大喊「製造業一定會出走」,但也有其他企業主有不同意見。如台泥張安平就指出,「電價漲 8% 根本不夠,不可能反映成本,支持政府應和世界腳步接近,逐年調漲電價」,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也說,「電價調漲這是全世界性的。」事實上,這波調漲電價並非台灣獨有,全世界都在原物料上漲下,電費持續攀高。而企業家精神應該就是要在這樣的狀況下,持續精進製程,提高製造效率,而非一昧要求政府以補貼電費的方式,成本由大眾負擔,減少的成本反而成了企業的利潤,進了大老闆的口袋。

不過,在台灣長期低廉的水電價格下,台灣養出了很多像林伯豐這樣的企業主,他利用便宜的水電賺飽了荷包,卻大喊缺水、缺電、缺土地,不斷使用台灣的資源成為他們的賺錢工具。這樣的作為,就是用便宜的水電來補貼工業大戶。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聲明就指出,這次調漲工業大戶的電費,其實只是拿回這些工業大戶長期得到的補貼而已。

電費漲價須兼顧貧富差距

當然,台灣還是有很多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對他們來說,提高了電費,就會大幅度的影響到他們的生活。這樣的弱勢處在「能源貧窮」當中,他們因為貧窮的關係無法購買新的省電電器,反而不斷使用老舊的電器,除了耗電外,也容易引發火災,影響到他們的生命。國外有許多慈善團體會替這樣的弱勢族群進行能源健檢,並協助他們汰換老舊的電器。

如果台灣透過徵收碳稅或碳定價的方式提高電價,其實也有一些配套措施可以參考。

Maestre-Andrés 等學者在 2019 回顧全球針對碳定價與社會接受度的研究指出,若民眾認為碳定價推動上越為公平,對於政府提供相關資訊的滿意度越高等因素,都可以提高政策的接收度。雖然民眾擔心碳定價可能加劇貧富差距,但比較偏好將碳定價收益專款專用,用於節能減碳的計畫。另外,如果可以同時規劃把碳定價的收益用於節能減碳相關計畫以及協助低收入戶,就可以大舉提昇社會接受度。

英國學者 Carattini 等人在 2017 年也建議,政府應該告訴大眾徵收碳稅所帶來的效益,比如減碳成效、減少塞車、降低空污等等,另外也應該說明其對於整體物價、低收入戶、產業競爭力與就業機會的相關影響。

台大風險中心 2020 年 4 月份民意調查也發現,88% 的民眾支持針對高排碳企業課徵稅費,57% 可接受因能源稅導致油價上漲,不願意者為 15% 左右。另外,有 34% 以上受訪者可接受每噸超過 1,300 元的碳稅額度。針對徵收碳稅之後的收益,有較多民眾認為應「投入輔導產業升級,降低環境污染」(40.7%),以及「投入社會福利補貼或低收入戶補助等」(40.1%),其次為「增加節能與再生能源的投資」(34.4%)。

Roof photovoltaic panels under cloudy blue sky
台灣現行法案已可供家戶申請設置屋頂太陽光電設備,供一般家庭發電和售電。
圖/Envato Elements

能源轉型.全民發電?

另外,也可以考慮讓民眾一起參與發電的過程,比如說廣設公民電廠,鼓勵民眾用自己的屋頂來做發電,在這樣的狀況下,提高電費也會增加這些民眾的收入,用以補貼他們的電費支出。而這樣的分散式電網,也有助於提高台灣的電網韌性,以應對未來的台海危機風險。

要啟動台灣的能源轉型、淨零碳排的轉型,都需要以更高一些的電價,一方面鼓勵大的工業用戶節電,也讓民眾有機會不再只是能源消費者,也可能可以成為能源生產者,在經濟誘因下一起參與其中,強化電網韌性;這樣也可以改變民眾對於綠能的想像,並促進綠電的推動。

這次電費的調漲是因為化石燃料成本高漲,但事實上,化石燃料是稀缺資源,如果持續依賴,未來也一定會面臨價格高漲的問題。長期而言,我們需要發展更多綠能,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經過近幾年政府持續推動的能源轉型後,台灣目前已經大幅提昇了綠能;未來,除了電價的調整外,我們也要同步推動這些配套措施,持續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我們已經知道,人類的行為會造成環境的影響,反過來影響人類的生活。為了減緩氣候變遷的腳步,我們就應該把能源的成本放入電費當中,使用市場的力量改變大家的行為,讓未來的子孫也能生活在像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千萬不要因為我們一時的短視,而影響了後代子孫的未來。


(本文感謝趙家緯老師協助審閱)

編輯推薦

擺脫中國世界觀 台灣前進太平洋的挑戰 

台灣總統賴清德先前訪問太平洋島國,並過境夏威夷、關島,美媒《外交家》(The Diplomat)指出,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外交策略,代表台灣政府嘗試融入太平洋國家。

January 4, 2025

2024年假訊息、假帳號暴增 國安局揭露中共認知作戰手段

國安局今(3)日發布「2024 年中共爭訊傳散態樣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中共持續利用複合手法,對台灣散播「疑美」、「疑軍」、「疑賴」論等爭議訊息,企圖削弱民眾對政府信心、升高社會對立氛圍。尤其 2024 年中共在各大平台創建的「假帳號」,以及散佈之「爭議訊息」數量,皆出現成長。

January 3, 2025


展望2025 美智庫:台海潛在風險大增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日前刊出 2025 展望報告,並回顧 2024 年中國在習近平的高壓統治下,黨政權至高無上。雖然表面看似平靜,但實際上卻面臨眾多內部問題,包括經濟、社會衝突、地緣政治緊張、美國高科技制裁。

January 2, 2025


天文台也要軍民兩用?中國發展太空霸權背後的圖謀

兩名中國太空人 12 月 24 日出艙任務在太空行走 9 小時,打破美國在 2001 年保持的 8 小時 56 分鐘紀錄,這是中國野心勃勃太空計畫的最新里程碑,其背後的用意是透過競逐太空來按照自己的設計重塑國際秩序。

January 1,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