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間非營利組織「言論 NPO」與中國國際傳播集團(中國外文局)於 12 月 2 日公布了在日中兩國進行的聯合民意調查結果。對日本的印象回答「不好」或「比較不好」的中國受訪者比例達到 87.7%,較去(2023)年上升 24.8 個百分點,顯示中國對日情感急劇惡化。
同時,對中國印象回答「不好」的日本受訪者比例為 89.0%,較去年下降 3.2 個百分點。日中雙方都有近 9 成民眾對對方國家印象不佳。
本次為 2005 年開始以來的第 20 次調查,於今年 10 月至 11 月實施。日本方面以問卷形式調查了全國 1,000 名受訪者,中國方面則面談了北京、上海等 10 個城市的 1,500 人。
中國受訪者當中有 12.3% 的人對日本有好印象,較去年下降 24.7 個百分點;日本則增加了 2.8 個百分點,為 10.6%。此外,針對 600 名中國專家的調查中,對日本持「不好」印象的比例為 78.0%,較去年上升 36.8 個百分點。
「尖閣諸島領土爭端」仍為主要原因
在近期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處理水排放問題等造成對立的背景下,雙方對對方國家的印象均降至近 20 年來的最低水準。
本次調查中,中國受訪者對日本印象「不好」的比例達到近九成的 87.7%,僅次於日本 2012 年將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國有化隔年(2013 年)的 92.8%,當時大幅上升了 28.4 個百分點。
關於印象不好的原因,延續前一年,有許多中國受訪者回答「尖閣國有化引發對立」(45.5%)、「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消極態度」、「部分政治家的不當言行」,此外,回答「沒有對侵略中國的歷史道歉和反省」以及「日本媒體渲染中國威脅論」的比例也都較前一年高。
延伸閱讀:
中國抗議日韓提火坑說與竄訪論 三國峰會仍上場
中國高規格禮遇日本親中派 從沖繩撼動日本
養老鼠咬布袋:日本援助中國基建40年共7兆日圓 卻促成中國軍力發展
日中雙邊關係走向 中國民眾認為會惡化
中國受訪者對日中關係的整體印象也普遍惡化。認為雙方目前的關係「不好」或「比較不好」的中國人比例達到 76.0%,較前一年上升 34.8 個百分點。日本方面則為 52.9%,下降 15.5 個百分點。
認為日中關係未來會「惡化」或「可能惡化」的中國人比例達到 75%,較前一年上升 34.9 個百分點。
中國受訪者近6成認為日中關係不重要
同時,認為日中關係「對本國不重要」或「較不重要」的中國受訪者比例達到 59.6%,相較前一年急遽增加了 40.5 個百分點;反之,認為「重要」的比例減少 33.8 個百分點跌至 26.3%,這也是同項調查啟動以來首次少於 6 成。日本民眾僅 5% 認為「不重要」。
對日本印象不佳和認為日中關係不重要的中國受訪者在一年內突然驟升,言論 NPO 的代表原本還曾懷疑是否是中國方面改變了調查手法,但中方表示今年中國的調查仍在北京、上海、廣州等 10 個城市進行,以年齡層等為依據隨機抽樣的,方法與過去完全一致。
在阻礙雙邊關係發展的問題(最多選三個)中,最多中國受訪者選擇的是「核電廠處理水排放問題」(35.5%),較前一年增加近 30 個百分點與「領土爭端」比例接近。
相關報導:
迴力鏢倒打自己》中國炒作福島處理水問題排解國內不滿情緒
中國禁日本漁船在日本卸貨的水產 但⋯中國漁船撈的就可以
認為日本的「民族主義或反中情緒」、「歷史認知與教育」阻礙日中關係發展的人數也有所增加。日方則以「領土相關對立」最多,達 50.6%。
中國民眾「感到軍事威脅的國家和地區」中,日本位居第二,僅次於美國。
社交媒體塑造反日印象 「去過日本與否」好壞大不同
曾經訪問過日本的中國受訪者(佔整體 17.9%)當中有 55.6% 對日本的印象相對較好;而不曾訪日的中國受訪者(82.1%)有 97.2% 對日本印象不好,這樣的調查結果,反映出這可能和有越來越多人依賴社交媒體等管道間接接收包含反日內容等資訊有關。
關於接收資訊的來源(複選題),有 53.9% 的人選擇了抖音、微博等社交媒體平台(SNS),還有 75.2% 的人選擇「中國新聞媒體」,接著再詢問從什麼樣的媒體型態接受最多資訊時,其中有 55.5% 透過「手機等行動裝置」,這是去年的兩倍以上;而選擇「電視」的比例則下降了 3 成以上,僅為 30.2%。
對於網路輿論是否反映民意的提問,約有 8 成中國人認為「有適當反映」。
政府、民間交流停滯 互惠基礎崩盤中
實際上,在中國的網路空間中,反體制的言論經常被嚴格監控甚至刪除,但詆毀日本或日本人的言論卻很容易散播出去,這種現象也可能對中國民眾對日本印象的惡化產生了影響。
在東京舉行的記者會上,中國國際傳播集團總編輯高岸明指稱:「中國的社交媒體並未導致調查偏頗。這一結果是受到過去一年日本政治家發言與媒體報導等一系列問題的影響。」
言論 NPO 代表工藤泰志分析認為兩國包含政府間的交流與對話進展緩慢,但在網路上對內的討論過度延燒,可能對中國民眾產生影響。
對於調查結果,他表示:「這是日中之間存在嚴重的對話與交流不足的佐證。發展戰略互惠關係的基礎開始在崩盤,我們應該認真討論日中關係的未來方向。」
延伸閱讀:
前日相麻生太郎:切勿讓台灣成為下一扇破窗
展現威懾力》前日相麻生太郎:必要時將運用防衛能力保衛台灣
日本連續三年參與北約峰會 岸田:歐洲與印太安全密不可分
日美峰會》從區域夥伴走向全球夥伴 日美共同承擔全球責任
台海危機的關鍵變數》日本扮演什麼角色?
進化中的日英同盟》隱形抗中 以人權與永續恢復公平競爭
不是中國政府 派駐中國日本人對當地民眾抱有好感
另一方面,也有 88.0% 的日本受訪者從未訪問過中國。《朝日新聞》論說委員奧寺淳提到,有許多派駐中國的日本人,對當地民眾(而非對中國政府)抱持好感,這和從未去過中國、沒有中國朋友的日本人之間有很大的認知差異。
在日本,有 67% 的受訪者透過電視取得中國相關資訊,奧寺指出,實際上包含在網路上,也充斥許多關於中國的負面消息。他認為民間交流對雙方改善關係會有很大助益,因此需要推進日中政府間的對話,建立信任關係的基礎。
延伸閱讀:
互惠還是威脅?日本外交藍皮書再將日中訂為「戰略互惠關係」
石破茂與李強首度會談 日本在東南亞如何填補「美國空缺」?
雖然 11 月 30 日中國恢復日本人短期訪中免簽,以及據 12 月初的報導,日本政府正在研議簡化中國人申請簽證的手續(但仍需要滿足一定所得等條件),這些算是重啟民間交流的一步,但因為中國《反間諜法》的施行、再加上前陣子針對日本兒童的傷害事件,有許多日本人對入境中國感到害怕,對此,中國政府也需要作出解釋以消除日本民眾對中國的不安。
延伸閱讀:
繼軍機侵犯領空 中國海軍海洋調查船入侵日本領海
中國軍機首度侵犯日本領空 自衛隊戰鬥機緊急升空
危邦不入》日籍男童在中國深圳遭中國人襲擊
中國修反間諜法擴大適用範圍 定義仍模糊「會不會被抓看運氣」
中國演習5枚飛彈掉在日本專屬經濟海域 日本:立即停止軍演!
日本調查機構:78%日人對台親近、90%對中印象差
參考新聞連結:
2024/12/02 産経 「日本の印象良くない」9割弱…中国の対日感情が悪化 世論調査で両国とも最低水準に
2024/12/02 朝日 中国人の対日印象、大幅に悪化 共同世論調査、情報源「ネット」多く
2024/12/02 朝日 中国の対日印象、なぜ劇的に悪化? 世論調査の結果を編集委員が解説
2024/12/02 NHK 日中世論調査 中国側“日本に良くない印象”大幅増の87%余に
2024/12/03 中国外文局 第二十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发布
2024/12/05 FNN 日本に入国する中国人のビザ要件緩和へ…一定の所得など要件維持しつつ手続きの簡素化など検討 中国側は“ビザなし訪問”再開
pourquoi more
報呱相關日本調查機構:78%日人對台親近、90%對中印象差
台灣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發布委託日本「一般社團法人中央調查社(日本內閣府調查輿論委託的機構之一)」,調查日本民眾對於台灣觀感的報告。77.6%的受訪者對台灣有親近感。而日本的非營利團體「言論 NPO」發表輿論調查。1000 名日本人當中對中國印象不好的比 2018 年上升了 5 個百分比來到 89.7%
陳怡菱‧ January 8, 2021
中國演習5枚飛彈掉在日本專屬經濟海域 日本:立即停止軍演!
中國解放軍 4 日在台灣周邊實施「重要軍事演習」。日本防衛省發布的新聞稿指出中國解放軍發射的彈道飛彈有 5 發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EEZ)。日本防衛相岸信夫 4 日表示,這是首次有中國彈道飛彈落在日本的 EEZ 內。日本政府已透過外交管道向中國抗議。外務省事務次官森建良也在當晚與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電話會談,向中方提出強烈抗議並「要求立即停止軍事訓練」。而演習前一天日本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就針對演訓地點包含日本 EEZ 向中方表示擔憂。
陳怡菱‧ August 5, 2022
中國修反間諜法擴大適用範圍 定義仍模糊「會不會被抓看運氣」
陳怡菱‧ April 30, 2023
危邦不入》日籍男童在中國深圳遭中國人襲擊
陳怡菱‧ September 20, 2024
中國軍機首度侵犯日本領空 自衛隊戰鬥機緊急升空
陳怡菱‧ August 27, 2024
繼軍機侵犯領空 中國海軍海洋調查船入侵日本領海
陳怡菱‧ September 3, 2024
石破茂與李強首度會談 日本在東南亞如何填補「美國空缺」?
Jim Chen‧ October 12, 2024
互惠還是威脅?日本外交藍皮書再將日中訂為「戰略互惠關係」
陳怡菱‧ April 19, 2024
進化中的日英同盟》隱形抗中 以人權與永續恢復公平競爭
陳怡菱‧ September 8, 2023
台海危機的關鍵變數》日本扮演什麼角色?
Irin‧ October 6, 2023
日美峰會》從區域夥伴走向全球夥伴 日美共同承擔全球責任
陳怡菱‧ April 12, 2024
日本連續三年參與北約峰會 岸田:歐洲與印太安全密不可分
陳怡菱‧ July 16, 2024
展現威懾力》前日相麻生太郎:必要時將運用防衛能力保衛台灣
陳怡菱‧ August 11, 2023
前日相麻生太郎:切勿讓台灣成為下一扇破窗
陳怡菱‧ January 12, 2024
中國禁日本漁船在日本卸貨的水產 但⋯中國漁船撈的就可以
陳怡菱‧ September 26, 2023
迴力鏢倒打自己》中國炒作福島處理水問題排解國內不滿情緒
陳怡菱‧ August 29, 2023
養老鼠咬布袋:日本援助中國基建40年共7兆日圓 卻促成中國軍力發展
陳怡菱‧ October 9, 2022
中國高規格禮遇日本親中派 從沖繩撼動日本
陳怡菱‧ July 7, 2023
中國抗議日韓提火坑說與竄訪論 三國峰會仍上場
陳怡菱‧ May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