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屬於台灣人的「百年追求」:台灣文化協會成立100周年

台灣人要做自己的主人,先是要有「人的自覺」,文化運動就是一種「自覺運動」。文協自創立(1921年)迄分裂(1927年)為止,前後五個年頭,將非武裝反殖民運動做到登峰造極,同時也在台灣民族思想及提升社會觀念方面,收到非常豐碩的啟蒙效果。雖然文協最終分裂、消逝於歷史長河之中,但它對全民社會的思想開化,具有不可抹滅的價值,即使只有短短 5 年又 3 個月的璀璨,卻成為台灣史上耀眼的光芒,在百年之後的今天,依舊影響著世代台灣人。

October 17, 2021


台灣嘻哈崛起中 母語饒舌、第一代柯黑現身

台灣首次舉行大型嘻哈選秀節目「大嘻哈時代」,開播後持續掀起熱潮。節目吸引全台各地近 1500 名選手報名,最終僅挑出 66 位高手參加晉級賽,有望爭奪「新世代嘻哈王」與百萬獎金。

June 27, 2021


李惠仁:Missing 的那一槍

台灣資深獨立導演李惠仁,2018 年募資拍攝了《并:控制》,細數中國對台灣和香港無所不在的控制,他用最直接的鏡頭,讓觀眾瞭解香港的遭遇就是台灣的一面鏡子。這次,2021 年他與馮賢賢共同執導《那一槍》刺蔣案的紀錄片,《報呱》記者專訪導演李惠仁,談他這次募資拍攝刺蔣紀錄片的過程。

June 7, 2021


我希望「獨曆」使用者都從閱讀台灣故事展開每一天 —— 專訪台灣獨曆作者 Mock Mayson

這是一本結合日曆與台灣歷史的「曆史書」,作者透過文字與親繪的插圖告訴你歷史上的今天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情。每一天,從你撕開日曆的這一刻起,就可以馬上認識這篇土地上所發生過的重大事件與人物故事。

December 4, 2020


為什麼藝術史書寫低估了莊世和?

台灣的抽象畫發展甚早,早在 1932 年第六回台灣美術展覽會(1932),西洋畫部已經出現了一件,那是本地藝術家黃集榮的作品;莊世和在戰前就投入抽象繪畫的創作,為推廣前衛藝術的理念,他同時努力於筆耕,戰後「國語」更替,他還請了母語為中文的朋友幫忙訂正修改再發表。有著如此先驅地位,他日後或許會被尊稱為台灣抽象畫之父,但事實上,莊世和的地位、聲望、影響力都與其投入遠遠不成比例。

November 25, 2020



三月不只痟媽祖:從進香遶境談起

時序進入農曆三月,隨著全球武漢肺炎的疫情升溫,為了避免大型群聚感染,前陣子引起熱烈討論的大甲媽祖與白沙屯媽祖進香遶境,最終決定延期。俗話說「三月痟媽祖」,其實在台灣的民間信仰中,三月本來就極為熱鬧。一方面來自古代春社的傳統,在春天祈求農耕順利、不失天時;另一方面是正、二月淹田掖種之後、稍有農閒可以舉辦祭典。

April 14, 2020


「隔離」(Quarantine)與「復活」

目下疫情嚴峻,而適值復活節日,【報呱文化】邀請到【蘇康東】來跟大家談談「quarantine」一字的相關歷史絡脈。Quarantine(防疫隔離)或為近來最熱門的字眼之一。不過,它除了醫事、社會層面的意思外,在中世紀歐洲與一般宗教文化裡,它直淵源於節日儀典中的齋戒潔淨儀式。此一語詞,可說是承戴著相當悠遠而深刻的宗教意味。

April 12, 2020


「沒有地方不是故事島」 《妖怪人間》製作人張辰漁 用民間妖怪傳說訴說台灣奇幻體驗

《妖怪人間》製作團隊「世界柔軟數位影像」大有來頭。導演馬毓廷曾入圍全球最大奇幻影展-錫切斯影展(Sitges Film Festival),製作人張辰漁也相當多才,作品跨足動畫、影劇、漫畫甚至桌遊,創作爬梳台灣當代歷史的「漫談台灣」系列漫畫,甚至還在嘉義開過檳榔攤,還差一點加入地方派系勢力。

April 2, 2020


梵中協議:教宗方濟各的政教博弈

2018 年 9 月 22 日,梵蒂岡和中國就天主教事務達成臨時協議,引起外界諸多揣測,泰半不能理解教廷面對以宗教迫害著稱的中國政府,何以竟在主教任命權上輕易讓步。日前教廷媒體《亞洲新聞》報導協議簽署後被迫讓出主教之位的郭希錦神父遭到迫害流落街頭,又將世人眼光再度導向這個內容至今未曾完整公開的協議。

January 24, 2020


從《當「洗腦」統治了我們》看狂熱韓粉父母的構成

在《當「洗腦」統治了我們:思想控制的技術》一書中,精神科醫師岡田尊司描述了具有領袖魅力的人如何「控制」其他人。他在書中舉例的大多是曾經信徒多達一萬人以上的奧姆真理教教主,但也寫道:「政治人物也適用這樣的道理。」粉絲頁「韓粉父母無助會」從 2020 年總統大選前就接受使用者的匿名投稿,讓與家中父母政治立場不同的年輕人有個抒發跟尋找安慰的空間。雖說是年輕人,但仔細閱讀會發現投書者年齡層從 20 歲到 40 多歲都有,許多人甚至都已經有自己的下一代,卻仍逃不過父母的情緒勒索。

January 16, 2020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