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媒報導台商李孟居被捕事件:所有外國人在中國都有危險 by 王雪俐2023-07-272023-07-27 本月稍早荷蘭《民眾報》曾大篇幅報導台灣是高居《世界幸福報告》前 30 名的幸福國家,本週二《民眾報》又刊出長達三頁的專文,以台商李孟居無端遭中國逮捕審判監禁的例子,提醒荷蘭人危邦莫入。
台灣打擊人口販運獲美國肯定 民團:強迫勞動問題仍未改善 by 林奕辰2023-06-162023-06-16 美國國務院昨(15)日公布 2023 年度《人口販運問題報告》,台灣被獲評為「第 1 級」國家。然而,多個民團組成的「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卻呼籲,台灣政府不應以此竊喜,應透過修法、加強執法與納入民間參與,儘速解決台灣遠洋漁業中的人口販運問題。
艾爾段勝選想要F-16 拜登暗示拿瑞典入北約交換 by 王雪俐2023-06-01 5月28日土耳其進行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果然如外界所預期,現任總統艾爾段囊括52.1%的選票,輕鬆擊敗在野黨聯合推出的對手基里達歐魯,執政即將邁入第三個十年,但也讓土耳其持續陷於民意分裂和經濟衰退。投資人和經濟學家表示,土耳其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14日)前,土耳其外匯儲備大幅下滑,恐怕這個趨勢還將繼續下去。
海康威視內部調查發現維吾爾監控合約 by 林藤2023-04-192023-04-19 中國監控系統龍頭「海康威視」一再否認該公司參與迫害維吾爾人權的指控。但是,根據美國監控研究公司 IPVM 獨家告訴美國媒體《軸心》,他們審查海康威視內部合約文件發現,該公司很清楚他們至少從2020年起與維吾爾地區的公安機構簽訂合約是很有問題的。這些合約內容出現了「針對維吾爾人為目標」這樣的字眼。
美中競爭孟加拉影響力白熱化?中國新外長秦剛半夜快閃孟加拉 by 艾格姆2023-01-172023-01-17 中國新任外交部長秦剛1月10日快閃訪問孟加拉,孟加拉外交部長摩門表示,達卡希望跟北京和華盛頓都保持良好關係,但在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取得平衡是一項挑戰。這也是秦剛上任後首次出訪,不過出訪主要目的地是非洲,中途停留孟加拉達卡國際機場。專家認為,秦剛在孟加拉的短暫停留也顯示出美中在爭奪亞洲影響力方面不斷升溫中。
美日緊盯紅色供應鏈人權問題 美國擬將美日安保擴及到太空領域 by 艾格姆2023-01-112023-01-14 美國和日本1月6日成立工作小組推動紅色供應鏈中的人權和國際勞工標準,同時關注中國對待維吾爾穆斯林的人權狀況,也會邀請其他國家加入這個小組。《日經亞洲》9日報導,美國正在準備將日本的國安保護傘擴展到太空領域,保護跟軍事任務相關的衛星。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於美東時間1月13日訪問白宮,跟美國總統拜登會晤。
美參議院要求國內車廠說明供應鏈是否涉及新疆強迫勞動力 學界調查指證歷歷 by 艾格姆2022-12-282022-12-27 美國 2022 年 6 月禁止從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進口強迫勞動商品,並認定中國正在對維吾爾穆斯林等少數民族進行種族滅絕。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俄勒岡州民主黨籍參議員魏登(Ron Wyden)12 月22 日致信包括通用汽車、特斯拉、福特等八家汽車大廠,要求自我揭露所使用的汽車零件是否涉及在中國使用強迫勞動力。
美財長訪印度表達「朋友相挺」供應鏈模式 印外長訪俄評估國際現狀 by 艾格姆2022-11-152022-11-14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11 月 11 日訪問印度親自傳達,在產線移出中國的趨勢下,美國把印度置於全球供應鏈的中心,推廣「朋友相挺」(friend-shoring,或稱友岸外包)的供應鏈模式。與此同時,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則是前往俄羅斯進行兩天的訪問。
東協峰會》拜登談緬甸、南中國海問題 東協將美國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by 蔡侯塞2022-11-152022-11-14 美國總統拜登11月12日在東協峰會上承諾,美國會跟具有戰略意義的東協合作。東協今年將美國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這亦代表雙邊關係的提升,去年東協也把與中國的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今年東協峰會的另一大主題是緬甸,明年的輪值主席國印尼總統佐科威表示,提議將緬甸軍政府代表的禁令擴大到峰會和外長會議之外。
11月東南亞月:東協峰會、東亞高峰會、G20、APEC陸續登場 by 蔡侯塞2022-11-072022-11-07 11月東南亞將會部分佔據各國新聞版面,東南亞將舉辦三場重要的外交聚會。11月8日至13日會在柬埔寨金邊舉行東協峰會,13日東亞高峰會,15日至16日在印尼巴厘島舉行G20峰會,18日至19日在泰國曼谷舉行APEC。其中美國總統拜登會參加東協峰會與G20峰會,副總統賀錦麗會參加亞太經濟合作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