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處轉貼西媒報導 新疆1公里100棟拘禁營 by 涂亞城2020-09-262020-09-26 駐西代表處今(26)天轉述西媒報導,中國在新疆設有 380個拘禁營及再教育營,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透過衛星照片發現,前述營區不僅未如中國外長王毅所稱已關閉,中國政府反而增蓋營區及擴建;其中綿延 1 公里長,內有 100 棟建築之「達坂城」營區規模最大。
美媒:美國將祭出中國新疆棉與蕃茄製品禁令(更新:禁令已發布) by 謝時2020-09-092021-03-27 美國《紐約時報》9月8日報導川普政府正在考慮針對部份或所有中國新疆棉製品實施禁令,以制裁中國政府違害人權及壓迫勞工的行徑。《路透社》隨後更進一步報導,此消息已獲得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官員證實,除了棉製品之外,中國新疆的蕃茄製品將同樣受到進口抵制。
【蕭育和】「永遠消滅中國在東突厥斯坦領土上的統治」是唯一出路:七五事件11年後 by 蕭育和2020-07-052020-07-05 東突的命運不僅僅攸關於東突人民,如果不阻擋中國帝國治理術的擴張,那麼,這座困住維吾爾人「沒有圍牆的監獄」,遲早,或者說已經網羅所有被迫與中國「結對認親」的周邊民族。1945年1月5日,東突厥斯坦共和國臨時政府委員會通過九項宣言,宣言主張「建立一個真正自由與獨立的共和國」,而為此,必須「永遠消滅中國在東突厥斯坦領土上的統治」。
美國海關查扣新疆人髮製品 by 李熱葵2020-07-042020-07-05 本週三(7月1日)美國聯邦政府在紐約查扣了一批編織物品及美容配件,並懷疑這些物品可能是以人髮製成,來源可能是中國拘留營中的囚犯。根據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的官員透露給美聯社的消息,這批物品中包括重11.8公噸價值約80萬美元的頭髮製品。在此之前美聯社已經多次披露拘留營實屬「黑暗工廠」的消息,一些美國知名品牌的運動服和其他服裝都是由中國再教育營內的囚犯製作。
東突七五事件11週年前夕 立委議員齊聲籲抗中 by 謝時2020-07-032020-07-05 東突厥斯坦(新疆)的七五事件 11 週年即將到來,今(3)日台灣東突厥斯坦協會於立法院舉行「七五事件 11 週年『沒有牆的監獄 傷痛從未停止』聲援維吾爾人記者會」,立委林昶佐和陳柏惟、台北市議員林穎孟,協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歐蜜.偉浪牧師共同參與,呼籲政府與社會大眾一同關心與了解維吾爾人及當地少數民族受到中國迫害的現況,共同譴責中國政府的暴行。
美參議院通過維吾爾人權法案 並呼籲中國釋放班禪喇嘛 by 艾格姆2020-05-202020-05-21 美國參議院5月14日一致同意通過《維吾爾人權法案》(S.3744),這是由共和黨籍參議員盧比歐所提出的,法案要求以取消簽證和封鎖在美資產的方式制裁參與迫害維吾爾人的中國官員。目前法案待眾議院通過即可送往白宮讓川普決定是否簽署成案。此外,美國也在同日要求中國釋放被失蹤25年的藏傳佛教十一世班禪喇嘛。
美眾院譴責中國 參院通過兩兆紓困案 by 王雪俐2020-03-282020-03-28 經過多日協商,白宮及美國參院兩黨終於在週三(3/25)就金額高達兩兆美元的紓困案獲得共識,這當中有 5,000 億美元提供給受到疫情重創的產業,此外預計有 3,000 至數百萬不等的美國家庭將會收到補助金,中小企業貸款約 3,500 億美元,擴大失業補助金 2,500 億美元,還有 750 億美元的醫療院所補助金。
血商品!中國強迫維吾爾人替全球83品牌做工 by 艾格姆2020-03-042020-03-04 總部位於坎培拉的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在2月28日公布一份名為《出售維吾爾人》的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至少有8萬名維吾爾人從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集中營被輸出到了中國各地的工廠,為全球83個知名品牌強迫勞動。以「新疆援助」計畫名義被發配中國其他地區強迫勞動的實際維吾爾人數可能遠遠高於8萬。
83家知名企業 涉及維吾爾人強迫勞動供應鏈 by 李子達2020-03-022020-03-02 澳洲戰略政策學會(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3月1日發布一份研究報告,報告指出,中共將被關入「再教育營」中的維吾爾人及其他少數民族,用於工廠中強迫勞動;至少有83個全球知名品牌涉入這一供應鏈,包括蘋果、BMW、Gap、華為、Nike、三星、索尼、福斯汽車等。 澳洲戰略政策學會在報告中呼籲,中共應維護自己的憲法所賦予的公民權利,結束對新疆維吾爾族人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的拘留。 該學會呼籲,外國政府、企業和民間團體應加強對中國的壓力,以促使中共停止這類強迫勞動和拘留。 時代力量今(2)天也指出,這些涉及強迫勞動的品牌,包含有台灣企業以及在台經營的品牌,企業應當肩負起基本的社會責任;籲相關企業停止接收這些受到中國極權迫害的族群,也不應該與那些強迫勞動的工廠合作。 而針對一般民眾,時力呼籲,消費者可以向這些品牌表達您的不滿,要求他們重新檢視企業的生產過程,避免企業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間接地成為中國壓迫人權的打手。
科學倫理:人權不能淪為學術聲譽的代價 by Nakao Eki2019-12-272019-12-27 2019 年 11 月中旬,《紐約時報》披露超過 400 頁的中國官方內部文件,證實了新疆集中營的存在,以及中國政府面對維吾爾人「絕不留情」的立場。不久後的 11 月下旬,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也公佈調查報告,標題為〈中國電文曝光:大規模拘留營運作手冊及依演算結果進行逮捕〉,直指新科技在「新奴役制度」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舉世譴責聲中,通常不過問政治的國際科學界終於開始重新審視作為「科學大國」而崛起的中國 —— 至少在與維吾爾人和其他中國境內少數民族人權有關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