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敵對位置:日中元首分別造訪交戰國首都 by 王雪俐2023-03-232023-03-23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屢有外國高官甚或國家元首深入戰火,到基輔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且多半以事前保密方式為之,本週二(3 月 21 日)又發生一起這樣的「驚奇訪問」,主角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這是二戰結束以來,首次有日本首相造訪戰地。
習近平訪俄 澤倫斯基展開新外交博弈 by 王雪俐2023-03-232023-03-23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於3月20日出訪莫斯科會晤俄羅斯總統蒲亭,除了穩固兩國交誼,檯面上的造訪理由還包括促成俄烏和平。俄烏戰爭屆滿一週年時,中國針對烏克蘭戰爭公布12點和平計畫,其中完全沒有譴責俄羅斯侵略,起初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並不理會,稍後則改變態度,對外表示願意與中國談話。分析家認為,這是澤倫斯基與習近平的一場外交博弈。
習近平訪蒲亭粉飾太平 蒲亭「像個賊似的」夜訪馬立波 by 林藤2023-03-212023-03-21 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3月20日出訪俄羅斯,這是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習近平首度到訪莫斯科。本次陪同習近平出訪的重要官員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以及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秦剛。蒲亭則趕在習近平到訪前趕到烏克蘭馬立波演出一場「大外宣」。
捷克總統的一中政策與兩制說法 by Translation Matters 翻譯有要緊2023-03-182023-03-18 捷克新任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在 1 月 28 日以壓倒性票數從大選中勝出,台捷兩國關係在總統通話的這一刻又來到了新高點,讓兩國人民現在是既興奮又期待更進一步的關係發展。自帕維爾總統當選以來的新聞報導中,在帕維爾支持的對中政策和對台政策方面出現細微的報導分歧,很容易轉換層次愈多偏離原意愈多。
【報呱全世界】EP145 2023險峻政經風險接踵襲來 ft. 趙君朔 by 編輯室2023-02-142023-02-14 本週要繼續來介紹書籍,但是有別於先前介紹的台語繪本,這是一本撰寫獨裁者的故事:《極權基因:中國、北韓與俄羅斯,如何扭曲歷史,塑造統治國家的基礎?》而與我們一起談論這本書的特別來賓是思想坦克作家趙君朔先生。
美政府掌握中國援俄證據 嚴厲制裁援助瓦格納集團的中企 by 艾格姆2023-02-012023-02-01 美國《時代》雜誌1月25日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政府已向中國政府提出證據,證明有中國國有企業正在援助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美國政府想釐清中國政府是否早已知道這些事。另一方面,美國26日以支援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的衛星照片,來協助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為由,制裁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
拜登真能震懾俄羅斯和中國嗎?習近平的野心不止在台灣與南中國海? by 林藤2022-04-162022-04-16 過去曾在白宮擔任前美國副總統洛克斐勒(Nelson Rockefeller)的政策助理、美國政治評論員和前企業戰略顧問葛雷蒂.明斯(Grady Means)4 月 11 日撰文批評現今的美國在拜登政府的執政下持續弱化,這也讓中國看到可藉機執行其擴張戰略的大好機會。另外還有一篇投書,以俄烏戰爭看台海局勢。
佛系譴責藝術:印中譴責布查屠殺不點名俄羅斯 全為地緣政治角力 by 蔡侯塞2022-04-122022-04-12 近日中國和印度政府均譴責烏克蘭布查屠殺事件,並呼籲進行獨立調查。但兩國均避免明確譴責俄羅斯。《外交家》分析認為,中國對烏克蘭的反應是取決於美國而不是俄羅斯。從長遠來看,中國有意利用烏克蘭衝突來削弱美國的領導地位,並在跨大西洋播下分裂的種子。
愈制裁中俄關係愈鐵!歐美如何看待俄羅斯戰略夥伴中國? by 謝時2022-04-022022-04-02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 2022 年 4 月 1 日在北京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召開視訊會議。隨著歐美各方興起檢討對中政策的時候,這場被外界批評為「愚人節峰會」的會議沒有會後聯合聲明、亦沒有召開記者會,這也顯示著中國領導人與歐盟高層沒有達成任何實質共識。
反了反了?中國內部反俄、反戰聲音越來越大 by 艾格姆2022-03-092022-03-09 俄羅斯軍隊開始越境進入烏克蘭後,中國的網路審查機構下令新聞媒體和社群媒體避免發表任何批評俄羅斯或有利於北約的內容。但是,12 所中國名校 132 名的校友聯名發文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呼籲中國共產黨遵守 1994 年跟基輔簽署的共同安全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