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為鼓勵日本國內企業的蓄電池(又稱可充電電池,rechargeable battery)產業,將目標設定在 2030 年達到 600 百萬瓩時(GW/h)的生產能力。這個目標是 2020 年的 20 倍,透過擴充補助鼓勵民間企業投資,維持在全球的市佔率,以期在原物料取得上可以獲得優勢。

百萬瓩(GW,又稱吉瓦)。1 瓩時為 1 度。

蓄電池除了在電動汽車(EV)以外,在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普及都是不可或缺的。經濟產業省在近期揭示目標,會在夏季以前統整的日本政府蓄電池產業戰略當中納入支援補助方案。

計畫 2030 年以前在日本國內建立 150 百萬瓩時的生產系統。以往的目標是以車用電池達到 100 百萬瓩時的目標。剩下的 450 百萬瓩時預計在海外生產。

如果要在日本國內建立車用電池的生產線,6 百萬瓩時約需要 1000 億日圓的投資額,要達成目標的話,以簡單計算會需要 10 兆日圓。今後,會在幾年內擴充鼓勵民間企業投資的補助政策。

日本車用蓄電池的全球市占率在 2015 年達到 4 成是世界第一,但 2020 年被中國、韓國擠壓,下降到了 2 成。為了確保製造過程中的稀土原料供應,各國之間的競爭激烈。透過一定的市佔率,將可以在確保原料上有一定的影響力。

稀土元素釹(neodymium)和鐠(praseodymium),這兩種元素是電動車的關鍵零件永久磁鐵電機必需礦產
圖/報呱製圖

暫時雖然會是以生產鋰離子電池為主,但在戰略當中也會寫到要在 2030 年左右商業化更安全的「固體電池」的目標。

而根據《日本經濟新聞》19 日的報導,經濟產業省已決定協助本田、日產汽車在電動汽車的次世代電池「固態電池」的開發。補助金將從支援脫碳研發的 2 兆日圓基金當中籌措出約 1510 億日圓。當中的 1205 億日圓會用於高能源密度高性能蓄電池原料的開發和回收技術。其餘 305 億日圓則用來開發次世代馬達。

電池作為脫碳的核心技術,各國都在競爭補助政策。美國投入了 60 億美元補助電池製造和回收等。中國也下調符合一定基準的電池生產公司的所得稅率。日本將透過靈活運用基金來提昇競爭力。

本田汽車的目標在一面抑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時確立量產固態電池的技術。日產和 GS Yuasa 也會進行高性能固態電池的開發。

https://youtu.be/0OFrGLTOlBI

Panasonic ENERGY、馬自達、APB 也各自都以開發達到目前 2 倍能源密度的電池為目標。住友金屬礦山、出光興產則會研究電池在生產階段的脫碳技術。回收相關的部分會支援 JX 金屬、東京電力控股公司和中部電力共同出資的 JERA,以及住友化學。

次世代馬達會由日本電產和電裝公司各自開發。預計在 2030 年以前,提高 85% 的電力效率。

延伸閱讀:
2021/08/20 為再生能源帶來「爆炸性普及」 日企打造比電纜更便宜環保的輸電船
2022/01/19 保護稀土供應鏈阻擋「中國稀土巨獸」 美欲立法抑制對中國稀土依賴
2022/04/06 日駐澳大使分享抗中經驗 籲澳洲:勿把雞蛋放同一籃子

參考新聞連結:
2022/04/20 読売 【独自】蓄電池生産「2030年までに20倍に」…補助金拡充し世界シェア維持へ
2022/04/19 日経 全固体電池の開発、ホンダや日産など支援 経産省

pourquoi more

報呱相關

日駐澳大使分享抗中經驗 籲澳洲:勿把雞蛋放同一籃子

日本駐澳洲大使山上信吾 2022 年 4 月 3 日訪問西澳時對澳洲提出建言,在跟中國往來時把「過多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裡」是有風險的。此外,他也表示,日本企業會加大對關鍵礦產和天然氣等澳洲資源的投資,日本來西澳是為了長期承諾而非短期利益。

蔡侯塞‧ April 6, 2022


保護稀土供應鏈阻擋「中國稀土巨獸」 美欲立法抑制對中國稀土依賴

美國阿肯色州共和黨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和民主黨籍參議員暨前太空人凱利(Mark Kelly)在 2022 年 1 月 14 日提案立法,要求國防承包商要在 2026 年之前停止從中國購買稀土,並在國防部建立戰略礦產的永久儲備。此提案的用意是要讓美國擺脫這個幾乎被中國主宰的稀土市場。

艾格姆‧ January 19, 2022


編輯推薦

擺脫中國世界觀 台灣前進太平洋的挑戰 

台灣總統賴清德先前訪問太平洋島國,並過境夏威夷、關島,美媒《外交家》(The Diplomat)指出,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外交策略,代表台灣政府嘗試融入太平洋國家。

January 4, 2025

2024年假訊息、假帳號暴增 國安局揭露中共認知作戰手段

國安局今(3)日發布「2024 年中共爭訊傳散態樣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中共持續利用複合手法,對台灣散播「疑美」、「疑軍」、「疑賴」論等爭議訊息,企圖削弱民眾對政府信心、升高社會對立氛圍。尤其 2024 年中共在各大平台創建的「假帳號」,以及散佈之「爭議訊息」數量,皆出現成長。

January 3, 2025


展望2025 美智庫:台海潛在風險大增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日前刊出 2025 展望報告,並回顧 2024 年中國在習近平的高壓統治下,黨政權至高無上。雖然表面看似平靜,但實際上卻面臨眾多內部問題,包括經濟、社會衝突、地緣政治緊張、美國高科技制裁。

January 2, 2025


天文台也要軍民兩用?中國發展太空霸權背後的圖謀

兩名中國太空人 12 月 24 日出艙任務在太空行走 9 小時,打破美國在 2001 年保持的 8 小時 56 分鐘紀錄,這是中國野心勃勃太空計畫的最新里程碑,其背後的用意是透過競逐太空來按照自己的設計重塑國際秩序。

January 1,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