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智庫:美中對抗格局決定俄中關係演變長期方向 by 王雪俐2021-12-202021-12-20 歐盟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協會刊登資深政策研究員黎克(Kadri Liik)的長文,探討西方國家眼中不切實際的俄中關係。西方政治家傾向於將俄羅斯和中國視為類似樂高積木的東西,或者視之為鐵板一塊、實質盟友,是西方國家要設法遏止控制或拆散的對象,或者視之為正在成形的專制聯盟,等等,但這些可能都忽略了俄中兩國領導人對現實的考慮。
台外交次長接受荷媒訪問:別那麼容易被中國嚇倒!歐盟籌碼比台灣多 by 王雪俐2021-12-132021-12-13 上週三(12 月 8 日)荷蘭《民眾報》刊出一篇訪問外交部次長曾厚仁德整版報導,標題為〈台灣給歐盟的一課:不要輕易被中國嚇倒〉。該報指出,長久以來台灣一直是國際棄兒,與他國往來總被中國指責為妄圖獨立,但這禁忌被美國率先打破,之後歐洲國家也跟進,近來台灣政府高層頻頻出訪西方國家。
粗暴對待歐盟司法執委 波蘭「搞砸」經濟復甦鉅款 by 王雪俐2021-12-132021-12-13 歐盟司法執行委員雷恩德斯(Didier Reynders)造訪波蘭,當時代表團的一名成員表示,他們在華沙遭到「粗暴」對待。他們參與的一場記者會經過精心設計,波蘭司法部長喬布羅(Zbigniew Ziobro)向雷恩德斯展示二戰時期華沙的殘磚敗瓦,暗示歐洲過去對待波蘭向來不公正。雷恩德斯「震驚」於華沙如此立場。
《經濟學人》:非洲中國關係不對等不光明卻「扎根很深」 by 李熱葵2021-12-062021-12-06 英國《經濟學人》一篇題為〈浮誇與謹慎〉的文章,探討非洲各國與中國的關係。11月底第八屆非中合作論壇(Focac)在塞內加爾舉行,習近平宣稱中國和非洲結成牢不可破的兄弟關係,意在勾勒一個燦爛的非中合作圖像,但《經濟學人》認為,非中關係遠不如習近平期待的光明,也比表面看來更不平等,但這關係確實扎根扎的「很深」。
歐洲可能聯合派駐阿富汗 哈紹吉謀殺案後馬克宏為區域穩定訪沙烏地 by 王雪俐2021-12-062021-12-06 法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自今年9月 10日以來,在卡達的協助之下,法國已經從阿富汗撤出396名阿富汗人和 110名法國人,此外還有4名荷蘭人及56名曾經協助荷蘭軍方的通譯等人員,因為可能遭受塔利班的報復而撤出。法國總統馬克宏展開兩日波灣訪問,造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沙烏地阿拉伯。
歐盟官員:AUKUS影響歐盟國家重新思索與美長期關係 by 王雪俐2021-11-292021-11-29 《外交家》雜誌訪問歐洲理事會外交關係資深政策成員格拉爾,探討美英澳 AUKUS 戰略聯盟對歐盟和美國關係的影響。格拉爾表示,乍看之下,AUKUS與歐盟無關,澳洲對法國毀約一事,看來也只是雙邊問題,實則並非如此。坎培拉與倫敦和華府達成共識沒有知會巴黎,歐洲其他國家政府看在眼裡,都會重新思索作為美國盟友的意涵。
歐盟想在2030年拿下20%晶片市占率 台灣為首要合作對象 by 王雪俐2021-11-292021-11-29 3月歐盟公布一項野心勃勃的計畫,至遲到2030年要在半導體晶片市場拿下20%的市場佔有率。歐洲汽車製造業因為疫情而陷入嚴重的晶片荒,使歐盟大為警覺。歐盟一方面要降低對美國和亞洲半導體晶片的依賴,另一方面也要重振歐洲衰敗的半導體產業,而誇下海口之後的具體作法,就是盡可能拉攏台灣政治高層,期望和台積電建立合作關係。
陳兵邊境、外交降級 俄中持續對歐美進行壓力測試 by 王雪俐2021-11-222021-11-22 立陶宛不顧中國抗議,允許台灣在立陶宛設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之前的週日(11 月 21 日)中國指責立陶宛「毀棄政治承諾」,宣布與立陶宛外交降級。立陶宛外交部旋即對中國將兩國關係降至代辦層級「表示遺憾」,並稱立陶宛依舊謹守「一個中國」原則,只是立陶宛也有權利和台灣發展經貿關係。
不能總靠美國北約 歐盟公布《戰略方針》建軍計畫 by 王雪俐2021-11-222021-11-22 歐盟東部邊境因為難民問題而陷入危險的僵局。歐盟指控白俄羅斯故意放縱引導中東難民過境,製造歐盟東部的壓力,是一種「混合式攻擊」(hybrid attack)。難民在寒冷天候與糧食不足的情況下野地紮營,更讓歐盟陷入人道主義的困境,上週難民試圖突破封鎖線,迫使波蘭邊境武力出動催淚彈和水柱來驅離。
白俄羅斯縱放難民過境 英參謀長:西方與俄羅斯恐在東歐意外爆發戰爭 by 王雪俐2021-11-152021-11-15 英國國防參謀長卡特(Nick Carter)上週告訴泰晤士電台,由於許多傳統外交工具都已失靈,現在西方世界與俄羅斯爆發意外戰爭的風險堪稱冷戰以來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