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科技產業組織:歐盟牽制中國應有一致立場 by 王雪俐2023-01-192023-01-19 荷蘭總理呂特在華府拜會美國總統拜登。在此之前媒體屢有討論,認為荷蘭受到美國強大壓力,可能犧牲荷蘭科技業的權益,歐洲政壇也對於呂特訪美頗感焦慮,讓荷蘭單獨面對美國、談判晶片政策是否合宜。荷蘭科技產業組織 FME,歐盟執委會應該就限制向中國出口晶片表明立場,呼籲歐洲採取「更一致有力的行動」。
【報呱全世界】EP131 晶片產業寒冬?美中晶片戰正火熱 ft. 陳冠憲 by 編輯室2022-11-062022-11-06 本週特地邀請可樂(陳冠憲)再回到節目裡,跟我們分享他最近研究美中晶片戰的心得。在這樣的脈絡下,台灣內部有特定人士刻意炒作「晶片去台論」的目的又是什麼?可能發生嗎?「台積電經驗」如此容易就可以在美國複製嗎?另外,在美國出口圍堵、壓制中國的晶片產業,目前的狀況為何?
美中晶片戰管制禁令發酵!長江存儲要求員工去美國化不然就離職 by 艾格姆2022-10-262022-10-26 由於美國對中國科技公司施加更嚴格的出口管制,美國科技巨頭蘋果決定暫停在產品中使用中國長江存儲記憶體的備案計畫。另一方面,《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10 月 24 日報導,長江存儲已要求擔任核心技術職位的美國籍員工離職,以避免違反美國的出口管制令而受到制裁。
中國違法挖角半導體人才 台籍陳男挖角30名工程師遭檢調約談 by 楊是命2022-09-152022-09-15 中國上海國微思爾芯公司涉嫌透過台籍男子陳睦仁在新竹縣竹北市成立思爾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藉此高薪挖角台灣電子設計自動化(EDA)人才。該公司在解散之後,仍私設辦事處,持續協助中國來台挖角高階工程師,台北地檢署會同調查局人員,14 日發動搜索,全案正以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偵辦。
習近平:「集中力量辦大事」 路透社:美將限制對中出口14奈米以下製程設備 by 蔡侯塞2022-09-142022-09-13 《路透社》9月12日報導,美國政府計劃在10月擴大限制向中國出口用於人工智慧和晶片製造的工具設備。三家美國半導體設備商證實將限制向中國出口14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的設備,除非獲得商務部的許可。習近平在9月6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上,要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重要領域贏得戰略主動。
《2022 晶片與科技法》的抗中效力夠嗎? by 林藤2022-08-132022-08-13 經過兩年的努力,國會終於通過了《2022 晶片與科技法》,為半導體產業提供 770 億美元,並授權(但不是實際資助)數千億的國內研究和開發。《華盛頓郵報》外交政策評論家與 CNN 政治分析師喬許.羅金撰文表示,該法案雖然不完美,但整體來說是一項明智的投資。但是,當涉及到與中國競爭時,這個任務還遠遠沒有完成。
美考慮對中國記憶體大廠長江存儲祭出技術設備出口限制 by 艾格姆2022-08-102022-08-10 美國國會日前通過了歷史性 520 億美元的《晶片和科技法》以提高自身晶片製造能力,法案包括一個重要的警告,亦即獲得資金的公司必須承諾不會在中國增加比 28 奈米先進晶片的產量。此外,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正考慮限制向中國記憶體晶片製造商出口美國晶片製造設備,其中包括長江存儲科技。
美參眾兩院火速通過《晶片與科技法》 520億補貼法案就等拜登簽字! by 林藤2022-07-302022-07-30 美國參議院於7月27日通過《晶片與科技法》(the CHIPS and Science Act, 先前也稱為「晶片法案」),法案送達眾議院後,28日再以243:187火速通過法案,送交白宮。等拜登正式簽署成為法律後,將提供晶片製造商520億美元資金、稅收補貼政策,扶植美國的半導體產業與中國抗衡。
晶片大國夢也清零?嚴厲封城重創中國半導體產業 by 蔡侯塞2022-07-272022-07-27 儘管 6 月初中國上海的封城已有所放鬆,但是市場對上海的經濟前景仍是感到擔憂,特別是上海是中國的半導體產業重鎮。疫情之前,中國政府就已經野心勃勃想透過舉全國之力振興積體電路產業來對抗美國的科技霸權。只是在近幾年的疫情考驗之下,特別是中國高壓的清零政策對高階科技產業造成沈重的打擊,也對世界的晶片供應鏈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
恐破壞台美互信!鴻海入股中國紫光案 專家學者同聲籲經濟部嚴審 by 嚴 武臣2022-07-222022-07-22 鴻海集團 7 月 14 日公告,旗下工業富聯以人民幣 53.8 億元入股中國紫光集團,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台灣經濟部投審會 7 月 15 日表示鴻海此舉是「先斬後奏」,會先給予罰款處分,並要求鴻海將投資案送經濟部審查。這個案件亦引起國內經濟專家與學者的大力批評,警告並呼籲經濟部必須嚴審把關鴻海入股紫光投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