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署國家及議員人數創歷史紀錄!蔡英文:台灣不應被排除在WHA之外 by 林志鴻2022-05-192022-05-19 近期國際挺台力道強勁,G7 外長會議發布聯合公報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 WHA;美方強力主張 WHO 以觀察員身分邀台;昨日包含歐洲議會在內,計有 34 國、1504 位國會議員於聯名聲援台灣,此次連署國家及議員人數創下歷年之最。目前已有 13 個成員國提出「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 WHA」議案,WHO 總務委員會預定 22 日開議當天針對議案舉行閉門討論,23 日在全會決定是否排入議程。
與美前防長對話 吳釗燮:盼加深對美關係洽簽FTA by 林志鴻2022-02-242022-02-24 外交部長吳釗燮於 2 月 22 日接受馬侃研究所(McCain Institute)傑出研究員、前美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視訊專訪,強調威權主義正在全球擴張,危害有目共睹,台灣會與美國及民主理念相近國家深化合作,確保民主台灣取得最終勝利。
捲入台大線民風暴!黃偉哲:引用不實資料攻擊將追訴相關責任 by 林志鴻2022-01-202022-01-20 台南市長黃偉哲去年在 PTT 遭人爆料是「台大抓耙仔」後,媒體昨日又報導他去年曾遭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約談;針對報導內容,黃偉哲回應自己從來沒有出賣過同志,任何惡意藉此操作的不實攻擊,都將委由律師提出告訴;促轉會發布新聞稿證實,去年曾邀請黃偉哲接受訪談,但媒體報導內容多處與事實不符;民進黨則呼籲國民黨誠懇面對過往威權統治台灣的歷史責任。
挺台參與國際刑警組織 外交部:11友邦35國630議員表達支持 by 林志鴻2021-11-272021-11-27 外交部發布新聞稿指出,國際刑警組織第 89 屆大會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台灣雖因政治因素再度無法與會,但所獲得的國際支持不斷增加,此次有 11 個友邦透過致函或執言方式支持台灣爭取參與,也有超過 35 個國家逾 630 名國會議員以多元方式表達支持,為台灣參與 INTERPOL 推案以來之最。
中國指控台灣網軍介入宏都拉斯大選 外交部批:公然散布假新聞 by 林志鴻2021-11-182021-11-18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指控台灣與宏都拉斯之間是「金元外交」後,再度指出台灣網軍介入宏都拉斯大選。外交部昨(17)日指出,環時罔顧新聞從業守則,一再公然散布假新聞,企圖破壞友邦與台灣的邦誼,這種典型由「無良印品」炮製的假訊息,令人不齒;民進黨發言人謝佩芬表示,聯合報引用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誣稱民進黨介入宏都拉斯大選,環球時報是國際間聲名狼籍的共產黨傳聲筒,「傳聲筒講的事情能信嗎?」
北市議會恢復「重陽敬老金」 市府堅決反對、小黨批多數暴力 by 林志鴻2021-11-112021-11-11 北市議會昨(10)日通過重陽禮金致送自治條例,不設排富條款。北市府表示,反對發放齊頭式重陽禮金,將於 30 天內提覆議。議會各黨團表示,市府想通過覆議案難度高,提覆議案只是市長柯文哲表態立場。
民團提四大修憲訴求:降低修憲門檻、十八歲公民權、國會選制改革、新增人權條款 by 林志鴻2021-10-202021-10-20 民進黨憲政改革小組 13 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全體大會確定了幾個改革方向。公民憲政推動聯盟昨(19)日召開記者會,提出降低修憲門檻、18 歲公民權、國會選制改革、新增人權條款等四大優先修憲訴求,呼籲執政黨盡心看待此次修憲契機,並期盼促成朝野與公民團體對話空間。
憲改方向出爐!民進黨:廢考監、18歲公民權、縮短總統看守任期 by 林志鴻2021-10-142021-10-17 民進黨憲改小組發言人林飛帆昨(13)日指出,憲改小組大會確認幾個憲改方向,包括 18 歲公民權、廢考監;此外,考量到過往新舊任總統交接期過長,這次大會也討論將下一任總統與副總統的任期縮短到 2028 年 2 月 29 日止,縮短看守的期間。
蔡英文投書美刊:台灣不求軍事對抗,但若受威脅必全力捍衛 by 林志鴻2021-10-062021-10-06 共機擾台單日數量頻創新高。總統府昨(5)日發布新聞稿指出,蔡總統接受「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雙月刊邀請,以「台灣力爭民主之路—國際秩序變遷中的一股良善力量」為題撰寫專文,分享永不放棄、堅持民主的台灣模式,並強調儘管世界形勢艱鉅,台灣從未迴避挑戰,已經準備好成為全球良善的力量,在國際舞台上扮演與能力相符的角色。
朱學恒送花圈 謝志偉「垃圾回收」裝飾廁所:環保又美學 by 林志鴻2021-09-152021-09-15 評論員朱學恒送花圈到駐德國代表處引發爭議,並表示歡迎提告,這些花最後被回收利用放到洗手間當擺飾,駐德代表謝志偉今天在臉書貼出照片並寫道「環保又美學」。民進黨發言人謝佩芬昨(14)日表示,朱學恒羞辱前線外交官、干擾外館工作,「其實就是在羞辱他自己」,民進黨強烈表達遺憾與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