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北韓成外患? 韓在野黨重提內亂特檢法惹議 美專家:與戒嚴令一樣危險

《內亂特檢法》原本是針對尹錫悅總統發布戒嚴令引發內亂事件的調查,遭否決後重新提交的法案卻將「外患嫌疑」納入調查範圍,理由更明確指出包括「向海外衝突地區派兵」、「使用對北韓的擴音器」、「擴大向北韓散佈傳單」、「無人機滲透平壤」、「嘗試對北韓穢物氣球做源頭打擊」等內容,並聲稱這些行為涉嫌「誘使引發戰爭或武力衝突」。

January 14, 2025


蓋洛普:韓執政黨民調不降反升 尹錫悅短命戒嚴後一個月

12 月 3 日尹錫悅引發戒嚴事件後,韓國社會對總統的批評如潮水般湧現,在野黨也藉助民眾的怒火,開始快速推進對尹錫悅的罷免。然而,一個月過去,隨著在野黨先後發起彈劾代理總統、發佈總統逮捕令等爭議事件,讓許多沉默的右翼民眾開始走向街頭,與要求彈劾尹錫悅的民眾對峙,並且開始散發出出人意料的影響力。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應對台海危機 日本無償援菲海岸雷達將部署菲律賓最北端

菲律賓武裝部隊參謀總長布勞納(Gen. Romeo Brawner)本(1)月 9 日在接受日媒《共同社》專訪時表示,將把日本無償提供的部分海岸監視雷達,部署於靠近台灣的菲律賓最北端巴丹群島省的島嶼上。他指出,在台海危機可能發生的背景下,確保巴士海峽的安全對日本等國家來說極為重要。

January 10, 2025


潛伏韓國最大工會 北韓在地協力者奉命反美反日反尹錫悅

韓國水原地方法院在去年 11 月對因涉嫌接收來自北韓多份指令文件奉命從事間諜活動,而被依違反《國家保安法》起訴的三名由韓國最大工會幹部組成的間諜組織成員,判處了 5 至 15 年的有期徒刑。這起間諜事件揭發出北韓透過韓國工會組織削弱韓美日三國合作、並利用反日情緒分化韓國內部加劇對立的企圖。

January 10, 2025



布林肯卸任前訪韓重申民主同盟重要性 北韓射彈測試韓美日反應?

雖然韓國因逮捕總統等一系列事件陷入政治混亂,但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仍舊在 1 月 6 日訪問韓國,並強調對朝俄的牽制和同盟之間的合作。

January 8, 2025


撤離潮加速 超過七成日商擔心派駐中國員工的安全

日媒《產經新聞》於去(2024)年 11 月中旬至 12 月上旬期間,針對 111 家日本主要企業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調查顯示,受去年 9 月在中國深圳發生的日籍男童遭刺殺等事件的影響,有超過七成日本企業派駐中國的員工及其家屬的安全「表示擔憂」。還有超過六成企業因應此狀況已採取了具體的安全措施,包括允許員工暫時返回日本,這凸顯出當地日本社群的不安仍未消除。

January 7, 2025


從北海道到沖繩 中資購地的潛在風險

日本政府於去(2024)年 12 月 23 日根據管理具有國家安全性的重要設施周邊及國境離島的《土地利用管制法》召開審議會,報告了依該法設置之「特別注視區域」與「注視區域」內 399 處土地及建物的取得狀況。調查顯示, 2023 年度由外國人及外國法人取得的土地與建物共有 371 筆,其中與中國有關的共有 203 筆。

January 7, 2025


抗議「立法獨裁」 萬人挺尹錫悅 首爾地方法院逮捕總統失敗

在 12 月 31 日(2024 年),首爾西部地方法院,基於尚未被憲法法庭所確認的「內亂罪」,對尹錫悅發佈逮捕令, 1 月 3 日正式開始推動對總統尹錫悅的逮捕程序,數十名檢調人員大陣仗前往總統官邸。自 12 月 3 日因尹錫悅發動的 6 小時短命戒嚴事件後,尹錫悅和代理總統相繼被彈劾後,韓國的政治和社會持續陷入更深的動蕩之中。1月3日的逮捕當天,總統官邸外聚集了超過一萬人以上支持尹錫悅的韓國民眾,2000名以上警察維持秩序。

January 4, 2025


俄羅斯軍事機密文件曝光 列日韓160個打擊目標

根據《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去(2024)年 12 月 31 日報導,《金融時報》檢視了由西方來源展示的 2013 至 2014 年的秘密文件,披露俄羅斯軍方制定了針對日本和南韓潛在戰爭的詳細目標清單,包括核電廠和其他民用基礎設施。

January 3,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