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持續打造跨洲海底電纜網路 抗衡美國 by 林藤2023-04-082023-04-08 路透社 4 月 6 日報導,中國國有電信公司正在開發一條價值 5 億美元的海底光纖電纜網路系統,這個光纖網路預計將連接亞洲、中東和歐洲地區 —— 打算與另一條美國支持的電纜計畫相抗衡。中國這個計畫也表明著北京和華盛頓之間愈來愈激烈的科技競爭,很有可能會帶來網路結構的撕裂。
中國如何在美國後院發起混合戰:加拿大新書《馬賽克效應》揭露北美安全破口 by 蕭良嶼2023-04-012023-04-01 在加拿大即將上市的新書《馬賽克效應:中共如何在美國後門發起混合戰》,作者Scott McGregor是加拿大前任情報官員,曾服務於五眼聯盟。在這本著作中,他指出中國透過長達三十多年的真假身分移民,成功破解了美國的北方邊防,一舉走進美國後院。中共沿著北緯49度線建立了一個行動基地,這是美國和加拿大的分界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未設防邊界。
加拿大研擬外國勢力代理人法 中國干預選舉醜聞誰從「中」獲利? by 謝時2023-03-112023-03-11 加拿大媒體上個月引用匿名的加拿大安全情報局來源,揭露中國針對加拿大 2019 年及 2021 年的選舉進行干預的計畫詳細報告,引發宣然大波。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本週宣布將任命獨立調查員啟動調查,但他和其政黨仍迴避相關質疑,這也引起朝野及媒體的抨擊。在醜聞無法降溫的狀況下,加國政府宣布著手研擬外國勢力影響透明化登記制度。
不只間諜氣球 加拿大軍方去年在北極圈發現中國間諜浮標 by 艾格姆2023-03-012023-02-28 日前中國間諜氣球飛往美國和加拿大領空被美軍擊落之後,加中關係再度惡化。而針對加拿大媒體報導中國在2021年試圖影響大選結果後,加拿大總理杜魯道2月22日表示,外國干涉選舉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加拿大必須對此保持警惕。另一方面,加拿大《環球郵報》報導,加拿大武裝部隊2022年在北極發現中國間諜浮標。
中國間諜氣球飄出對中新禁令?美擬制裁間諜氣球製造商 by 林藤2023-02-112023-02-11 路透社報導,有三位消息人士表示,拜登政府計畫徹底禁止對部份中國科技公司的投資案,並加強對其他中國公司的審查,這是打擊美國公司對中國敏感產業投資數十億美元的計畫一部份。另外,美國國務院發言人 9 日表示,在經過分析比對打撈到的中國間諜氣球殘骸後證實,該氣球夾帶的裝置可蒐集通訊資料。美國政府擬對涉及該偵察氣球的中國企業與實體實施制裁。
【蕭良嶼】擊落一顆高空氣球以後:目的是破解地對空防禦? by 蕭良嶼2023-02-072023-02-07 2023 年二月一日,美國民眾詫異的發現,一顆巨大白色氣球正在緩緩飛躍蒙大拿洲。有鑑於無人相信如此巨大的中國高空氣球只是不小心隨風亂飛剛好經過具有空軍基地跟核武發射井的蒙大拿洲,美國民眾跟媒體於是直接稱其為「間諜氣球」,並且期望拜登政府有所作為。
這是一顆間諜月亮》美國國土上空驚見中國間諜氣球 布林肯暫停訪中計畫 by 謝時2023-02-042023-02-04 美國時間 2 月 3 日在社交平台和媒體上紛紛大幅報導,在多人募集美國上空出現奇怪的不明飛行物體引發關注。五角大廈發言人賴德將軍(Brigadier General Patrick Ryder)在聲明中表示,五角大廈因擔心危及地面人員而不予擊落,但已經密切注意並追蹤這顆疑似由中國升空、飛越美國上空的監視氣球路徑。
「九不得」「誤植」後不得不思考的兩件事 by 張 皓曦2023-01-172023-01-17 2023 年首個工作天,台灣移民署公佈了 9 項港澳居民來台「不得從事的活動要求」。當中包括「不得參加選舉造勢活動或助選活動,如上台發言、隨車遊行」、以及「不得參加政治性質公眾活動,如:遊行、抗爭、演說、發放傳單」等。雖然,上架不足半天就被下架,其後,陸委會回覆媒體稱:「事件只屬誤植,當局並未提出任何新增禁止或者限制規定。」。然而,事件令不少在台港人擔心,指陸委會的回應難以令港人釋除疑慮。
習近平對杜魯道「戰狼對話」:中國對加拿大的滲透與干預 by 蔡侯塞2022-11-232022-11-23 G20 峰會 11 月 16 日閉幕期間,習近平對杜魯道的「教育」影片引起軒然大波。然而,在兩人對話之前,中國對加拿大的滲透新聞已在加拿大媒體沸沸揚揚,進而影響杜魯道跟習近平的對話。而習近平對杜魯道不客氣的畫面又再度回饋到加拿大原本已沸騰的中國滲透消息。
中國海外警察局在日本:福州同鄉會 女理事色誘前總務副大臣 by 陳怡菱2022-11-202024-02-27 在荷蘭、愛爾蘭被視為違法並令其關閉的中國「海外警察局」,在日本也有據點,且根據《週刊新潮》的報導,在日本的據點以駕照更新、福州同鄉會作為掩護,且其一名女性理事還與日本自民黨參議員有不尋常的關係。警視廳公安部擔心機密情報外洩一直監視著這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