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深化!《台美21貿易倡議》首批協定今晚簽署 by 江 珀石2023-06-012023-06-01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今(1 日)上午宣布,台美雙方將在台灣時間 1 日晚間 10 時(華府時間 1 日上午 10 時),於華府簽署「台美 21 世紀貿易倡議」的首批協定(first agreement)。此倡議為台美雙方自 1979 年以來所簽署結構最完整的貿易協定,也象徵雙方在未來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踏出重要的一步。
加強對中戰線 美日韓外交次長同聲譴責中國間諜氣球侵犯美國領空 by 林貝利2023-02-172023-02-17 美日韓外交次長於 13 日(當地時間)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了第三次會談,他們以「侵犯他國領土和主權的行為在國際法上是絕對不能允許的」,集體譴責了中國間諜氣球侵犯美國領空。由於美國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有激烈的衝突,此舉是在加強美日韓 3 國的「對中戰線」。
中國在印尼社會觀感民調中敬陪末座 最新東南亞民調台海局勢受重視 by 蔡侯塞2023-02-142023-02-14 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的印尼全國民調計畫結果顯示,最受印尼人歡迎的前兩個國家分別是穆斯林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和土耳其,第三是新加坡。但是美國和歐洲受到的歡迎程度卻不如俄羅斯,與此同時,中國在印尼的受歡迎程度則是敬陪末座,也有超過六成的受訪者對一帶一路抱持負面看法。
台美熱呼呼中國氣噗噗!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今首度在台談判 by 林藤2023-01-142023-01-14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4日對外宣布,「台美 21 世紀貿易倡議」(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Century Trade)將於1月14日至17日在台北舉行談判,預計將聚焦在5項領域,若談判順利將可取得分項協議。就在台美關係熱度不減的現況下,中國軍機持續擾台,挑釁意味十足。
東協2023年的課題:緬甸問題、對歐FTA、RCEP、美中衝突 by 蔡侯塞2023-01-032023-01-03 2023 年東協輪值主席國是印尼,部分人士對印尼在解決緬甸政變一事上寄與厚望,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除非印尼率先對緬甸軍政府採取強硬立場,不然情況不會有大改變。在經貿方面,東協和歐盟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則是不被看好會有重大進展。而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已生效滿一年,但專家表示,RCEP 是否為東協帶來顯著的經濟利益還言之過早。
玉山論壇各國踴躍與會 蔡英文:印太新架構不可缺少台灣 by 林志鴻2022-10-082022-10-08 由財團法人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主辦的第六屆「玉山論壇」今年恢復實體會議。總統蔡英文於開幕致詞時指出,在建構印太發展新架構上,台灣當然是不可或缺夥伴。紐西蘭前副總理兼外長彼特斯直言,如果有更多像台灣這樣的國家,世界毫無疑問地會變得更美好;前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也強調,絕不允許「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這是共同意志。
蓬佩奧二度訪台 主張美中經貿戰略脫鉤、重申台灣是獨立國家 by 林志鴻2022-09-272022-09-27 蓬佩奧今日表示,希望盡速推動台美貿易協定,美國應在經貿面與中國戰略性脫鉤,改與台灣靠攏。賴清德稱蓬佩奧為「好朋友」,並邀台商攜手民主陣營,響應打造安全產業鏈及參與淨零轉型目標。蘇貞昌表示,台美關係良好,會尊重蓬佩奧的行程安排,給予最真誠的接待。張博洋指出,想參選美國總統的蓬佩奧挺台,顯見「台灣牌」已成美國政界基本立場。
美議員接續訪台!布蕾波恩:不會因中共霸凌而背棄這座島嶼 by 林志鴻2022-08-262022-08-26 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布蕾波恩昨深夜率團搭乘專機自菲律賓飛抵台灣訪問,是繼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 2 日訪台,及美國聯邦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 14 日訪台之後,本月第 3 度有美國國會議員訪台。布蕾波恩指出,熱愛自由、民主的國家都應該要支持台灣維持獨立與自由,她不會因為中共霸凌而背棄這座島嶼。蔡英文表示,期待未來與美國及其他理念相近的民主國家,捍衛印太地區的穩定和平。
抗中順便為期中選舉加分?美拜登政府陸續主導成立多個新架構 by 陳怡菱2022-07-012022-07-01 《產經新聞》6 月 30 日的報導,拜登總統結束 G7、北約峰會及同期間進行的兩國峰會等,在 30 日結束歐洲訪問行程踏上歸途,這次訪問歐洲是在整建基礎以贏得與中國之間的長期競爭。關鍵字是「架構」。
斐濟加入印太經濟架構 王毅訪太平洋島國搶樁腳 by 蔡侯塞2022-06-012022-06-01 美國白宮 5 月 26 日宣布,斐濟將成為第 14 個加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加入的太平洋島國。而就在斐濟宣布加入印太經濟架構之際,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前往吉里巴斯開始太平洋島國的八國訪問之行,並在 28 日跟薩摩亞簽署雙邊協議,承諾加強合作。中國跟美國在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力競逐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