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3, 2022
很快的一年又過了,但由於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影響我們的生活,因此也許有部份人不覺得 2021 年過得很快。不過提到武漢肺炎影響我們的生活,其實,生活在台灣的我們實在很幸福 —— 除了在 5 月的疫情爆發時讓整個社會壟罩在疫情隨時可能升溫的恐懼,以及隨即而來長達三個月的 working from home(在家遠距工作)之外,和全世界相比,台灣幾乎可以說是零疫情發生的奇蹟之島。政府成功將病毒阻絕在境外,以及全民有效防疫,讓台灣成為全世界亮眼的防疫模範生。
但人世間不會永遠只有幸福 —— 台灣不正常的主權狀態導致不正常的政治態勢,在島內沒有嚴重疫情發生的狀態下,從疫苗取得、國產疫苗研發,到疫苗施打都可以成為各黨之間的政治攻防。戰場甚至再延伸到去年年底的四大公投案,所幸結果並未如部份政客所盤算的那樣,但過程的驚濤駭浪也著實讓西方民主國家看傻了眼。
在 2021 年下半年開始,或者說從全世界晶片大缺貨開始,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帶領台灣產業往前衝,不但在年底前讓股市衝破 1 萬 8 千點創下歷史新高,更有外媒看好台灣將在 2026 年成為全球第 20 大經濟體。
除此之外,2021 年還有什麼令你印象深刻的國內外新聞大事呢?本週邀請到 MPlus 云閱讀的主編張茵惠小姐,知性感性兼具的主編大人,會有什麼樣的想法呢?千萬不要錯過 2022 年開春第一集唷!
今(2024)年 10 月下旬媒體披露,華為繞過制裁禁令取得台積電的晶片,華為的新產品搭載了台積電生產的晶片。此舉印證了美國對華為藉第三方管道獲取受美國管制技術的疑慮,其後美國即開始調查高階晶片產品在過去一年中如何進入中國,也包含輝達的 AI 晶片。
艾格姆‧ December 30, 2024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蒲亭於週二(1 月 21 月)進行長達 1 小時 35 分鐘的視訊會談,討論如何與新就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建立關係、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和平前景,以及俄羅斯對台灣問題的態度。
王雪俐‧ January 23, 2025
1 月 20 日川普即將重返白宮,面對 2025 年美國政治與國際秩序可能迎來的重大轉變,台灣安保協會、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今(19)日共同主辦「重塑國際秩序 川普 2.0 的國家戰略藍圖」研討會,邀請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何澄輝、國際政治觀察家斯坦,以及長期研究國際政治關係的詹明易,聚焦「川普 2.0」的國防政策,分析多位關鍵內閣成員的言論,了解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以及對台灣的態度。
林奕辰‧ January 19, 2025
編輯室‧ January 18, 2025
林藤‧ January 16, 2025
李 運理‧ January 11, 2025
編輯室‧ December 29, 2024
李熱葵‧ January 9, 2025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